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动态智库论坛|以数字化共享平台创新发展互助性养老模式

智库论坛|以数字化共享平台创新发展互助性养老模式

时间:2022-10-16 14:42 来源: 作者:小佳 人浏览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现有养老制度下存在的财政压力大、供需错配、社会志愿服务参与不够等问题不断凸显。基于数字化共享平台的互助性养老新模式,借助共享经济的理念,将时间银行的志愿者融合虚拟养老院服务平台,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过,这仍需要建立一整套政策体系作支撑,以确保其平稳运行。

老龄化加深背景下的养老困境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到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6402万人, 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 为总人口的13.50%,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 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我国社会面临着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首先,巨大的财政压力。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加剧了社会保障资金的短缺, 并进一步增加了国家在养老方面的财政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赡养率为38.8%,从国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来看, 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养老金收入大幅下降,出现了7247亿元的缺口,加之效益差的企业常年欠缴养老保险费用,使得资金缺口持续扩大。

其次,现有的机构养老制度设计同现实需求存在错配。一方面,大量的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着床位空置。民政部数据显示, 截至2020年底, 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万个,养老机构床位483.1万张,较2015年底增长37.2%。面对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养老院入住率却不高,收住老年人为214.6万人,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50%,这导致了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高,亏损严重。2018年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摸底普查》显示,全市460家机构中仅有4.1% 有盈余 , 基本持平占33%,稍有亏损的占32.5%,严重亏损的机构占比超过30%。另一方面, 也存在着部分高端养老机构床位紧张、一床难求的现象。现有的机构养老制度设计和养老服务供给, 同老龄人口的现实养老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社会志愿服务参与不够。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项目大幅延伸,覆盖了包括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助老助残等在内的多个领域。截至2021年底,全国注册志愿者超过2亿人,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汇集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经累计超过37亿小时。在志愿养老服务领域,我国既没有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完备的志愿者服务立法保障和全国联网、村村联通的志愿服务记录系统,也没有精准的志愿养老服务模式和健全的志愿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更多的是一次性突击式的志愿行为,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四是对长者劳动价值重视不足。近年来,老龄人口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19年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7.3岁, 我国提出 十四五 期间还要再提高1岁。老年人在养老期间,也可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照料活动、文化活动等, 这些活动本应具有相应的社会价值。世界卫生组织在《积极老龄化:一个政策框架》报告中提出积极老龄化主张,老年人不仅是应被社会关注和照顾的群体,更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很多国家都鼓励老年人参与到安老服务中,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群体,但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缺乏将老年人价值发挥出来的有效渠道。鼓励认同互助养老价值理念的老人作为志愿者积极投入互助组织,无偿地为其他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能够一定程度上化解现行养老模式运行对资源依赖的矛盾,有利于营造一种互帮互助、抱团养老的社会氛围,形成老人志愿服务的公益文化。

互助性养老已有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1.互助性养老的典型实践

针对前述问题,全国各地在互助性养老方面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践,其中,虚拟养老院和时间银行的制度安排是两种典型代表。

虚拟养老院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 居家养老+助老服务 的一种创新形式, 主要依托智能网络技术搭建起养老服务平台, 老年人利用电话、手机等, 即可获得从买菜做饭到打扫卫生、从按摩服务到生病陪护等各项服务, 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居家老年人阶段性、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同时,通过对养老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有效整合,提高其产能利用率,使其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我国虚拟养老院起源于2007年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创立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之后在甘肃省兰州市、江苏省张家港市进行深度探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虚拟养老院提供的服务项目虽然多样,但因老年人群体的实际购买力不足,无法有效实施推广。

时间银行作为养老服务时间价值置换的社会化平台,依靠参与者发布需求或自愿提供技能服务来交换服务和技能,将志愿服务的时间换算成可以存储和支取的时间货币,当年老需要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自1998年起, 时间银行在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会首开先河,之后在北京、广州等地陆续试水,重庆、广西、江苏、浙江、山东、陕西、湖北、湖南、河北等省也陆续开展了时间银行社区试点,但历经20多年仍未大规模铺开。其中,青岛市还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

2.互助性养老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关调查显示,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低龄老年人中接受度较高, 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时间银行在志愿服务基础上引入了有报酬且可在将来兑换服务的激励机制, 有利于盘活社会闲置资源和时间资源, 有助于我国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利用老年人口红利解决养老问题。然而, 从已有实践看, 时间银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壮大。具体表现在:

首先, 缺乏顶层设计。一方面,国家并未对时间银行这种互助性养老模式的法定地位和权利责任加以明确, 各地虽然在养老服务条例中都有 鼓励、支持发展相关养老服务志愿组织, 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等激励机制 等表述, 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牵头单位繁多, 有的由街道、社区居委会或基层党组织牵头,有的由社会组织牵头,有的由民政部门牵头, 有的由精神文明办牵头, 有的由志愿者协会牵头, 有的由社区 能人 牵头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 没有统筹、权威的互助养老顶层设计,互助养老组织形式各异,彼此不互通、不连接, 导致该模式只能局限在小范围内应用。更进一步, 时间银行的服务场所主要在家庭, 对于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可能存在的人身安全和财产风险,容易产生监管盲区; 加之时间银行存在潜在风险, 启动资金缺乏保障等问题,使得这种互助性养老模式缺乏应有的公信力。

其次,平台开放性不足导致存多取少,制约着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各地运行的时间银行仍以健康老年人为服务提供主体, 服务规模和服务内容较为有限, 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要。老年人的体力精力决定了其提供志愿服务的规模相对有限, 而养老服务需面对面的特性, 对供需双方在时间、空间上的匹配有着较高的要求,加之志愿者队伍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都决定了时间银行需要纳入尽可能多的志愿者。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志愿者的积极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仅靠街坊邻居之间口口相传,难以真正实现互助模式的良性运行。以老年人为主体存入大量的时间,也为时间银行的长远发展留下了隐患。老年人作为养老服务的需求方,很快就可能面临着支取大于存入的状况, 即产生时间货币的挤兑风险, 甚至危及时间银行的正常运行; 对于相对年轻的群体来说, 其志愿服务所得的时间货币往往有较长的存储时间,是时间银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再次,服务计量的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容易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居家养老服务涵盖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服务类别,既包括非专业人员力所能及的基本服务,如陪伴服务、打扫卫生、日常生活照料、代购生活物资、指导如何使用网络等日常服务等,也包括技术难度较高、需要专业人员提供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心理辅导、医疗救助、临终关怀、法律维权、文化教育等。不同服务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劳动强度不同,劳动价值也不同,这涉及服务时间的换算标准问题。目前我国时间银行单纯以服务时间对等存储时间, 服务项目也没有统一标准折合成标准时间, 这将诱导服务参与者优先选择技术含量低、用时长的服务项目, 技术强度高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而形成柠檬市场, 不利于该模式的长期发展。养老志愿服务项目的技术含量高低、劳动强度大小及服务质量优劣等如何折合成标准时间,至今没有统一的换算标准和评估标准。

最后,平台数字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时间货币的存储和兑换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由于时间银行的下沉基础设施铺展不够,缺少统一规范的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平台, 许多试点城市还是手工录入, 无法对互助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匹配和管理。互助养老的不确定性,加之服务兑换标准不统一,志愿者普遍选择短期兑换的方式。目前在各个社区之间都无法通存通兑,更谈不上在本市、本省乃至全国通存通兑。由于各地区的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运用各不相同的志愿时间兑时间货币的换算模型, 导致相同时间的同种志愿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换算成时间货币后并不等价。服务者一旦搬家,时间货币就有可能沦为一张空头支票,这极大限制了志愿服务者的积极性。通存通兑需要时间货币在标准统一基础上,实现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运营管理和现代化结算体系的支撑,而这些都是我国时间银行实践中所不具备的。

基于数字化共享平台模式的内涵与实施要点

1.互助性养老数字化共享平台模式的内涵

互助性养老模式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理念在养老服务领域的重要体现, 对于充分利用老年人口红利解决我国养老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互助性养老数字化共享平台作为一种互助性养老创新模式,指的是将时间银行的理念和思维运用到虚拟养老院服务平台的运作中去,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完善运营体系, 实现整体运行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供求匹配效率。

数字化共享平台互助性养老的基础是虚拟养老院+时间银行。其核心是:借助共享经济的理念和模式,将时间银行的志愿者接入虚拟养老院服务平台,养老服务的支付方式从现金支付变更为之前存储的时间货币支付和现金支付相结合,即可将二者融合起来,这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及未来我国养老难题。

2.该模式的要点

第一, 搭建基于智能化网络的数字化共享平台。平台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一是对需要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进行登记注册,包括其基本情况、住址、主要偏好等,为平台提供快速智能匹配建立基础数据库。二是对能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 信息要包括其服务意愿、服务内容、服务时段、志愿服务区域、服务专业特长等内容。与现有的时间银行模式不同的是, 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应该包括具有一定服务能力的老人, 这样既有利于发挥长者的价值, 也能够提高服务匹配的效率。三是部分非盈利性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非盈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是提供补充作用,完成一些紧急而无法找到志愿者服务的项目。以平台代替实体服务机构,有利于节省土地成本、建设成本,而平台的人力资源主要来源于志愿者,这样能够极大地降低养老服务成本。

第二,建立标准化的服务分类。在试点初期,虚拟养老院+时间银行模式所提供的服务以非专业服务项目为主, 主要包括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和精神慰藉等。通过对这些服务进行分类,既便于提高匹配效率,也有利于对服务劳动的复杂性进行评定, 以解决劳动时间换算等问题。在试点初期,建议将所有的非专业服务劳动复杂度设定为相同,待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分类及劳动复杂度。

第三, 数字化共享平台互助性养老模式运行过程。一是初始时间货币的分配。对于在平台上注册的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可以通过系统自动赋予一定的时间货币,可以用于对志愿者的劳动时间进行支付,以便于平台运行初期时有足够的时间货币用以运转。二是有需求的老年人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方式, 在平台内提出相应的服务需求(即时或预约均可) 。系统根据需求种类,采取类似滴滴 的抢单模式。当在一定的时间内(该时间长短根据服务的紧急程度设定)无人应答时,系统即可将该服务需求分派给平台上的非盈利性养老服务机构, 由其完成服务需求。三是完成服务后, 由需求方按照志愿者的实际工作时间进行支付。四是需求方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评价,平台管理方每月对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其抢单优先级等。五是试点时间货币交易。

第四,平台还可以考虑开发更多的数字化功能,例如老年生活贴士、健康养护、娱乐休闲、学习增值、医疗便捷等信息资讯服务,关联老人的健康信息和专业医疗机构意见, 生成日常营养饮食搭配建议, 并智能筛选、关联到符合条件的服务单位和志愿者,在老人预定服务时自动推荐;可以逐步根据用户使用频率及浏览习惯、意向等综合数据,向志愿者和老人智能推送其感兴趣的信息。

推动数字化共享平台互助性养老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互助性养老数字化共享平台模式在服务功能上实现了两种互助性养老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利用时间银行解决虚拟养老院支付能力和支付方式问题,同时利用虚拟养老院解决时间银行开放性不足问题,故而有利于克服现有模式的运行缺陷,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可极大激发参与者积极性、满足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整套政策体系,以确保其平稳运行。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互助性养老是养老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领域,仅靠民间组织自下而上推动远远不够, 平台创新模式需要信用保障与政策托底。应以民政部志愿者服务管理系统为基础,组织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互助性养老服务共享平台, 并发包给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运营,真正实现养老互助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在推动加快制定志愿服务法的基础上,需在国家层面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给予互助性养老平台模式法定地位,明确其牵头单位、管理部门、责任权利、组织形式、运行规则,制定平台服务指南及服务清单,厘清平台养老模式中的有偿志愿服务同现有市场化有偿购买服务之间的界线,特别是要对时间货币的存储、支取、转赠、继承等方面进行规范。在一些城市进一步开展试点研究,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因时间货币的提取将跨越很长的时间周期,为增强平台的可信度,应考虑将政府作为各地服务平台的托底机构,参考人寿保险公司的永续机制,明确规定平台不能破产, 只能被接管;同时,以政策形式规避未来平台停止运行或平台迁移带来的账号无法使用的风险,消除服务参与者的后顾之忧。

第二, 调动多方资源。一方面,在平台运行初期,需由政府出资建立平台,鼓励各级政府在平台上购买服务,对重点人群发放时间货币以激活需求; 设立平台运行专项基金,支持建立时间货币准备金制度,为平台运行提供资产担保,用以维护时间银行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政府需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充分动员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低龄健康老年人、志愿者、大学生、社会工作者和专业服务人士等各方面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互助性养老。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激励机制,可考虑把社会志愿服务与评优评先、个人信用服务记录、银行良好信用记录挂钩。打通养老同各类社区服务、生活服务的服务链条,努力提升时间货币在不同生活服务场景下的接受度和可用性,提高机构和志愿者的积极性;明确志愿者直系亲属之间可以共享时间货币。可考虑社区联合高校共同审核和学分奖励等方式,激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将时间货币存储量纳入国家奖学金评定系统,满足贫困生勤工俭学和自立自强的需求。

第三, 引入区块链技术。互助性养老有赖于对志愿服务信息共享来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联系,但平台运行中难免产生数据造假、数据安全等多方面问题。区块链的重要特质就是透明,即让所有节点都能共享全量数据,从而保证在匿名不可信场景下的数据共享,这与互助性养老特别是时间银行的理念非常契合。在互助性养老服务平台上引入区块链技术, 将个人数据、服务时间数据等重要信息放到区块链上, 有助于确保数据安全, 营造良性的志愿服务生态。在平台启动初期, 区块链不需依赖单一的控制中心就能够依靠算法运作起来, 信用的制造比较便利。利用区块链的去信任化特征为公益创业营造可信环境, 有益于整合周边的社区组织和企业的资源,挖掘大学生及青壮年居民等人力资源,设立共享信息登记机制,引流更多资源融入社区养老互助服务中去。鉴于政府、社区、企业、社会团体、高校各有一套治理建设体系,运用互联网+ 技术和大数据工具,记录多种业务的动态数据,逐渐形成规范的代码信息账本,各账本之间可以靠互助合作链条联通, 进行数据信息的联动共享。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打破区域限制, 通过全国联网实现时间货币的全国通存通兑、转移继承等。

第四, 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重点开展信息标准、计量兑换标准、激励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的研制工作。首先, 综合考虑服务复杂度、时间长度、服务质量、参与者时间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知识库等方法,建立服务复杂度标准体系,并通过后期服务过程中算法的不断迭代,优化不同服务劳动之间的折算关系。其次,对具体服务所需的合理时间长度, 也需建立标准数据库,使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者之间能够进行时间货币的换算。最后, 以需求方反馈评价、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为基础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建立服务后反馈和回访制度,确保志愿服务质量。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 探索构建互助性养老服务平台标准体系 , 涵盖志愿者招募、注册、需求发布、培训、服务提供、时间存入及转移兑换、服务评价、考核与激励、组织建设、运营管理、保障等,用以指导平台全要素、全领域、全周期活动, 制定相关信息标准, 为通存通兑夯实数据基础。此外,还应建立志愿者培训制度和志愿者利益保障机制,推动服务水平提升的同时降低风险。

第五,构建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在服务前,平台应打通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之间的壁垒,增加对志愿者基础信息的审核程序,对背景存在问题的人进行深入调查;在服务过程中,平台可考虑全程录音并上传到平台加密数据库,可增加客服热线、一键报警功能等;在服务后,设置志愿者黑白名单,匹配中立服务调解申诉功能,给予用户对积分记录、服务修正等争议的反馈渠道,减少安全隐患。平台也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 做好大数据安全风险预警。在完善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的基础上, 借鉴互联网平台的治理机制(如平台 陪审团 制度) , 建立起完善的争议解决机制, 降低纠纷处理成本。此外, 还应建立责任保险体系, 完善服务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保险补贴制度, 通过购买服务责任险, 对服务过程中的人身或财产损失进行赔付,从而减少服务损失。

第六, 提高平台的易用性。新模式平台相关服务的使用, 将会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高科技产品,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操作能力、认知水平会逐渐下降, 老年群体在使用养老设备时会遇到操作困难、思想抵触、消费意愿不高等诸多问题,进而产生消极的态度。因此,平台应深入市场调研,了解老年用户对养老产品的使用偏好,简化产品使用流程,设计老年用户最易上手、最能接受的操作方式, 开发适老化产品和服务;鼓励使用语音操作等易用软件,还可以推出一键呼叫、可穿戴设备等硬件, 激励老年人更多地使用平台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01期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智库论坛|以数字化共享平台创新发展互助性养老模式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18306.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