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动态特邀养老服务机构代表,江苏开门立法拉直民生问号

特邀养老服务机构代表,江苏开门立法拉直民生问号

时间:2022-10-16 14:43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今天这个会,主管部门和立法部门都是听众,听大家敞开来说问题。在省司法厅3日下午召开的《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修订草案)》专题座谈会上,面对特意邀请来的14家养老服务机构的代表,立法二处处长汪立生这样开场。

江苏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而养老服务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养老服务人才匮乏和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扶持保障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监管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等短板和问题。我省现行养老服务条例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诸多提法、要求以及工作举措与上位法及国家政策存在不一致、不衔接的现象,制度优化箭在弦上。

南京市栖霞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总经理刘小龙说,现行条例明确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用房。规定很好,但实际是不少配建房空置已久,解决建得起来用不起来或者不好用的问题,应进行更细致的约束。这个提议一下子引起在座代表的共鸣。银城康养负责人朱咏田发言:配建房选址要考虑使用者的感受,不能为建而建。还有代表跟进提出,政策鼓励将一些适合用于养老服务的闲置资源优先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但实际改造时面临消防通不过等卡脖子问题。

携才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恩斌抛出了一个一直困扰他的难题:我手下有50多辆服务老人的配餐三轮车,不能上牌照,出了事情自己负全责,民生工程为何上路这么难?据了解,为节省成本,且考虑助餐点多半位于小街巷,不少助餐机构使用加篷的小三轮送餐,但因无牌上路,车子免不了被扣。参会代表提议,要在制度设计上有所创新,对配餐车等服务老人的车辆网开一面。

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稳定性低、流失率高、综合素质低等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代表提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社会化培养体系、职业化体系发展不足,晋升通道也有限,能不能在技术职称评定、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有更多激励措施?南京一些机构大力引进养老服务人才之际,发现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在当地没有资格申请人才房,代表们期待有更多留人政策。

专业人才培养应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特别是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的奖补、培养要纳入考虑。江苏悦心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庆玲说,一些大型养老服务机构正处于品牌建设、连锁化发展进程中,开疆拓土的同时很快面临管理体系化、运营标准化等问题,非常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拥有高学历,熟悉业务又善于与老人对话,其价值对于行业高质量发展不可低估。然而从全行业看,管理人才缺口还很大,薪酬水平和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建议加大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的奖补和培训力度。

沐春园护理院院长李咏阳提出,不少老人面临房产继承、赡养方面的法律问题,志愿服务中建议加入法律服务;南京玄武华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李百树认为,服务内容范围可以再宽一些,比如纳入安宁疗护、智能服务等

不知不觉间,会议开了3个多小时。代表们说,座谈会全程谈问题、讲对策,开门立法接地气!记者注意到,有人早早熟读草案内容,咬文嚼字、细细推敲;有人理出六七条建议,笔记写了满满一本;有人为了老年人福利,发言过后又忍不住插话多说几句。

这场制度设计者和践行者的对话,目的是让广大老年人受益。省司法厅副厅长周福莲表示,这次条例修订,相关部门将在落实上位法要求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方建议,努力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破解养老服务发展难点、堵点,用一部可操作、真管用的民生法规回应老百姓诉求。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郭剑平认为,好的立法就要直面现实。草案将时间银行、长期护理保险等先行先试的好做法规范化、法制化,同时紧密联系国家最新的政策文件,比如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现了立法的前瞻性。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在现有政府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加强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合作、信息共享、标准共建,建议对共性问题加以规范和保障,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特邀养老服务机构代表,江苏开门立法拉直民生问号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18426.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