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动态杭州这些养老民生实事项目提前超额完成

杭州这些养老民生实事项目提前超额完成

时间:2022-12-08 16:09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随着省市养老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家门口实现康养需求,认知障碍老人得到更为专业照护,正成为越来越多杭州老年人的幸福颐养场景。

据悉,截至10月中旬,由杭州市民政局牵头的省市政府养老民生实事项目均已提前超额完成,实现新增康养联合体23家,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370张,建成智慧公办养老院17家,227家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服务智能终端,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362人。

  提升认知障碍照护服务能力

2022年,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120张列入省、市民生实事项目。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10月中旬,杭州已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370张,完成率122.3%。

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建设,注重引导专业社会力量全程参与方案设计、工程建设、项目运营等环节,按照单元式布局、居家型布置、功能化配套理念,着重打造温馨、舒适的家庭式住养氛围,构建个性化、友好型的生活环境和怀旧场景。

例如,西湖区养老机构今年新增的认知症障碍专区以居家理念,营造温馨的居住环境;添置专业设备,给予贴心的照护;在认知症治疗方面,采用多种非药物疗法相结合,训练提高老人的认知能力。

养老护理员有质又有量

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精细化,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为专业的技术要求。为此,我市搭建各式平台,让养老护理员有渠道学习充电。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市养老事业促进会等以线上培训线下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培训和第三方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范化发展。特别是开展针对认知障碍照护的培训,首期培训班280余人参与,涵盖全市各大养老机构骨干从业人员。资深护理专家、专科医生从各自专业角度入手,从不同角度,提升从业人员在认知障碍专业照护、风险防范、筛查与评估等方面专业服务能力。

同时,进一步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加大激励机制。今年全市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362人,为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规范化、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

数字化元素融入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2022年,全市227家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服务智能终端,以数字化手段,构建智慧助餐、健康支持和无感监测场景。同时,建成智慧公办养老院17家,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构建起智慧服务、智慧照护、智慧交流、智慧管理、智慧安防等五位一体的应用场景,让入住养老院的长者能够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颐养生活。

康养联合体成为养老新选择

2022年,杭州出台《关于加快康养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老年人康养为核心,加大医疗、养老两大资源优化布局和无缝衔接,整合资源,构建一体化康养融合体系,着力破解康养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目前,全市已新增康养联合体23家。联合体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医疗康复力量为支持,促进康复和养老服务融合的机构,实现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家庭的有序转接,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养服务。

背景:2022年市民政局承担的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1.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120张(省市均列入);

2.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086人(省民生实事);

3.建成智慧公办养老院17家(省民生实事);

4.227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服务智能终端(省民生实事);

5.新增康养联合体16家(市民生实事)。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杭州这些养老民生实事项目提前超额完成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27449.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