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22年11月21日,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9期中国的健康老龄化之路: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发布会暨研讨会举行。本文根据教育部长江学者、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晓燕的演讲整理。
步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针对老龄人口的长期照护(LTC)需求增加,同时传统的家庭照护模式已不可持续,因为家庭的子女数量在减少,但人口流动性在增加,能够长期照护父母的子女不多。
此外,长期照护老人让家庭成员承受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都非常重。
因此,国家层面近些年正在推广更加社会化的养老模式,比如90-7-390-6-4。
90-7-3是指,整个社会的养老模式由90%的家庭养老、7%的社区养老和3%的养老机构养老组成。其中3%的养老机构模式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来照护那些失能的、需要特殊护理的老人。政策最后在各地落实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有的称为90-7-3,也有的地方推行90-6-4,但整体思路都一样。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什么?发展趋势如何?供给情况又如何?供给能否满足社会所需?新型的养老模式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讨论完这些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政策启示。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
老人最喜欢居家养老
自2000年以来,我国养老机构的数量与养老机构床位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但是养老机构床位的空置率也非常高,很多养老机构并没有吸引足够多的老年人入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先从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需求展开分析。
从老年人的实际居住情况来看,2005年至2018年,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在2018年为57%,较2005年65.8%的占比有所下降;与子女就近居住的老年人约为20%,占比基本不变;既没有与子女同住,也没有与子女就近居住的老年人占比上升,18年约为20%,;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比最低,一直在3%上下。
从老年人的居住偏好来看,2005年至2018年,愿意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在2018年约为50%,较2005年占比有所下降;愿意和子女就近居住的老年人占比上升,2018年约为10%;不愿和子女住在一起,也不愿与子女就近居住的老年人占比增加,2018年超过了三分之一;愿意住养老院的老年人不到3%,占比非常低。3%这一数字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90-7-3政策的制定不无依据。
从老年人的居住地点来看,2005年至2018年,计划住自己家养老的老年人在2018年超过60%;计划住子女家养老的老年人占比下降,2018年不到20%;计划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占比非常低。
综合上述统计结果,多数老年人希望住自己家养老,实际以居家方式养老还是占绝大多数。
养老院增多,但老人不太喜欢去
基于此,我们又继续来看,老人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居家服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2015)结果发现,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居家服务依次为上门就医、做家务、康复照料、陪伴等。
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院?老年人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去养老院呢?
从调查数据发现,2014年至2018年,选择无论如何都不去养老院的老年人的占比从64.7%下降到了44.7%,不过这个占比还是比较高。选择需要照料的时候再去养老院的老年人占比从15.5%增加到22.4%,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未来靠子女养老并不可靠,所以愿意去养老院接受照料的人在增加。而当感觉孤独、需要陪伴时再去养老院的老人占比也在激增,从1.8%增加至9.7%,这说明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不仅停留在穿衣、吃饭等日常照料方面,还包括希望有人陪伴等心理上的需求。
老年人对养老院的印象究竟如何呢?结果发现,在回答你了解养老院吗?这个问题时,大部分老年人表示不了解;而在回答你对养老院的印象如何?这个问题时,大部分的老年人表示没有好印象。
综上,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养老模式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养老机构在增加,但是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人并不多,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为何我国养老机构空置率整体比较高。
因此,养老模式的供给如何去满足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型养老模式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相协调的多层次养老体系。
除了大多数老年人对养老院不了解、印象不好之外,养老院在全国各地的发展情况也很不平衡。有些地方的养老院一床难求,而有些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很高。
近年来,新型养老社区和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兴起。新型养老社区是专门为老年人养老打造的中高端社区,营造一种居家的氛围,同时又有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和功能,主要针对中高收入群体;嵌入式社区养老则是居住在自己家里,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综合来看,这两种模式都既能满足老人居家养老的愿望,又能借助社区获得相应的养老照护服务,未来应该比较有发展前景。
那么政府在各种模式的养老服务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我们调研中发现,不管是养老院建设还是社区层面养老服务,政府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提供场地和补贴等。但是,如何进行更好的制度设计,提高养老机构或社区的自身发展潜力,使其能够不依赖于政府扶持和补贴而可持续发展,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本文标题:雷晓燕:老人偏爱居家养老,养老供给侧亟需转型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28583.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