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建设,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推进郑州全市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现就《郑州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郑州市区民政局局长付宏伟对颐康中心的建设表示肯定,指出颐康中心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民生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颐康中心建设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希望未来我市继续发挥智慧养老的平台作用,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据悉,郑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汇聚了全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实现了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的网上备案、动态管理、供需对接、质量评价等功能,目前已完成养老服务平台网站、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及呼叫中心等多渠道登录…
文章内容核心观点:郑东新区智慧养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郑州市智慧养老平台介绍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1、郑东新区智慧养老 2、郑州市智慧养老平台介绍 3、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 4、郑州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5、郑州市社区养老中心 6、郑州市养老保险中心郑东新区智慧养老
郑东新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
2019年12月29日下午,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乔宗旺,郑东新区民政局局长付宏伟,郑州市民政局局长张书荣,中原区民政局局长于洪波,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区长程春雷,区政协副主席程晨平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河南省智慧养老平台是智慧郑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养老、医疗、救助、康复、文教、惠老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供给体系和评价体系,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化支撑。郑州市区民政局局长付宏伟对颐康中心的建设表示肯定,指出颐康中心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民生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颐康中心建设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希望未来我市继续发挥智慧养老的平台作用,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副市长韩立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颐康中心建设是一件事关千家万户和社会民生福祉的大事,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市颐康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工作思路,在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在创新养老服务机制上求突破,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求突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希望各乡镇(街道)要提高认识,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打造老年人的幸福家园,确保新建颐康中心在全市起到先发优势。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供给质量,保障老年人“幸福安康”。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齐心协力做好各社区颐康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
下一步,各地民政部门要强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抓好推进,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创新举措,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郑州市智慧养老平台介绍郑州市智慧养老平台介绍
中新网郑州1月20日电(记者 韩沁雨)2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郑州市智慧养老平台”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郑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目前正在试运行。
郑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王中华介绍,该平台涵盖智慧养老服务的内容,如下:
该平台是一个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主要包括三部分: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养老服务网站、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
据介绍,该平台以养老服务热线、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呼叫中心等为依托,整合全市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覆盖全市80周岁以上老人,年服务老人3000余人。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
老年人可通过“孝老一键通”终端选择养老服务,一键呼叫居家养老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日间托管、文化娱乐等,通过“养老服务直通车”实现养老服务实时化、透明化。
目前,平台已服务老年人约5000余人,预计将于今年3月在市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解决了,政府部门也就更省心了。”家住湘钢集团长沙小区的老人刘女士说,“点餐式”服务深受老人欢迎。“在家享受到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儿女就可以随时关注老人情况,老人在家里也能安心踏实。”
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契机,“养老服务直通车”开通服务时限为一年。服务期内,平台还为老人提供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营养配餐、家政保洁、家电维修、代购代办等线上线下服务。
中心自2017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深受老人好评。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为60岁以上特困人员和低保人员,每人每月提供2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为解决低保家庭老人“分散供养”的问题,今年我市还开展了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于5月份开始在全区近300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试点,目前已建成4200名老人使用“养老服务直通车”,服务老年人2.7万余人。
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简介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王丽平
11月26日上午,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开业典礼在老城区的郑州路演播厅盛大举行。来自郑州、郑州、惠济、高新、管城、二七、航海路、春晖、九如城、中牟、巩义、惠济、二七、开元、鹤壁、驻马店、华龙、金水、鹤壁、新密、侯马、高安、任丘、新密、高新、郑东新区、荥阳、双祥、龙子湖、绿园、荥阳、新郑、新郑、新郑、新郑、新郑市、金水区的60家老人和来访者参加了隆重的开业庆典仪式。新郑市养老服务中心位于新郑市龙子湖路与高寨路交叉口东南角,占地面积40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床位500张。2020年12月30日,南阳市养老服务中心竣工验收,同步开业运营,将建成运营标准化、养老服务专业化、养老人才专业化的机构。2021年12月25日,孝慈苑迎来“开门红”活动,春节前夕,新郑市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受到了广大长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据了解,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和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共有房间224个,床位800余张,为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不同层次的生活照料服务。入住老人有康复、健身、医疗等,房间内均配有电视、空调、24小时热水供应等,能为老人提供专业化、亲情化的照护服务。此外,院内还有2名党员志愿者,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养老院整理家务,帮助老人排忧解难。
创新医养融合模式 让医养融合深度融合
此次创新性地采用“医养融合”模式,运用“医疗、养老、护理、康复”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将社区医疗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了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打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郑州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郑州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峰
10月21日上午,郑州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郭丽君、郑州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林小敏,中电科物联总经理张希堂、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郭婧仪等参加了中原区2021年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启动仪式。
此次郑州市智慧养老平台是在河南省民政厅、郑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郑州市养老服务业协会联合开发,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和中电科物联共同打造的一款功能强大、覆盖面广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据悉,郑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汇聚了全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实现了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的网上备案、动态管理、供需对接、质量评价等功能,目前已完成养老服务平台网站、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及呼叫中心等多渠道登录。平台形成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化为辅助,功能完善、运行高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养老服务模式。
该平台上线以来,全市重点养老服务机构网上备案及动态管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公开承诺、平台数据监测、机构数据监测、规范化服务管理、民政服务监督管理等八大系统平台运行,实现了养老服务从“有”到“优”的转变。同时,进一步推进“一卡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山东省养老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对全市460家养老机构的5050名养老护理员和1001名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了统一评估,并建立了老人信息台账,全面实行“一人一档”。对全市1200余家养老服务设施,每月进行一次性和不定期抽查,及时整改到位,对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的,限期整改到位,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五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开展养老服务数据监测,提高信息化水平。我市通过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查询、线上预约、线下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线上一键呼叫、线下上门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控老年人状态,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郑州市社区养老中心郑州市社区养老中心(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政府,市民政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建设,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推进郑州全市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现就《郑州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以上,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每个街道建成1个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中心),每个社区建成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站)。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中心)覆盖90%以上的城市社区,实现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全覆盖,养老服务供需匹配度达到100%以上。全市现有养老机构22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5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827个,覆盖率达到80%;在农村建成养老周转房1040套,居家养老服务站1000平方米,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每个县区建成1所、各县(市)建有1所具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养老机构,以乡镇敬老院、村级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方案》要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所有常住老年人群,2025年服务时长达到100万小时。鼓励养老机构主动上门提供签约服务,2022年年底前,全市基本完成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所有常住老年人群,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养老机构依法开展服务质量星级评定,评定结果应公布于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结果。
郑州市养老保险中心郑州市养老保险中心正式启动“e管护”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上线
郑州网讯(记者 王小华)今天,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动“e管护”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标志着郑州市养老服务管理工作进入了新阶段。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e管护”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也同步上线,实现了“一网”覆盖、“一图”展示、“一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
郑州市人口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怀林表示,郑州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769万人,老龄化比例达14.79%,老龄化形势严峻,郑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医养结合发展的巨大压力。2022年底前,郑州市将建成70个区县医养结合智慧服务中心,到2023年底前,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成1个社区(村)医养结合智慧服务站,社区(村)医养结合智慧服务站不少于1个,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
郑州拟通过各区市、区县、开发区等方式,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探索建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2021年11月印发的《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郑州院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郑州市九家区县分别为郑州市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区、中原区、二七区、航空港区,通过综合改革,将二七区前郭家峪片区人民医院和金水区嵩明山片区人民医院及巩义市福利院集中合并。2021年郑州市九家区县中,二七区、管城区、管城区、郑东新区、二七区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试点地区。
试点医院名单
1、郑州市中原区中医院郑州院区
2、郑州市金水区第二人民医院郑州院区
3、郑州市中原区妇幼保健院郑州院区
4、郑州市金水区第三人民医院
5、郑州市金水区中医院
6、郑州市金水区康复中心
7、郑州市金水区中医院
8、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9、郑州市金水区妇幼保健院
10、郑州市金水区中医院
11、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12、郑州市金水区中医院
13、郑州市金水区第二人民医院
14、郑州市金水区第三人民医院
15、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16、郑州市金水区医院
17、郑州市金水区第四人民医院
18、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19、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20、郑州市金水区中医院
21、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22、郑州市金水区中心医院
23、郑州市金水区第一人民医院
24、郑州市金水区中医医院
25、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26、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27、郑州市金水区第二人民医院
28、郑州市金水区第二人民医院
29、郑州市金水区医院
30、郑州市金水区第二人民医院
31、郑州市金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2、郑州市金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3、郑州市金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4、郑州市金水区医院
35、郑州市金水区妇幼保健院
36、郑州市金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7、郑州市金水区口腔医院
38、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
39、郑州市金水区博爱医院
40、郑州市金水区社会福利院
41、郑州市金水区中医医院
42、郑州市金水区希望照护中心
43、郑州市金水区师大附小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文标题:郑州市智慧养老平台介绍,郑东新区智慧养老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28847.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