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动态永州:特困老人养老无忧

永州:特困老人养老无忧

时间:2022-10-01 14:09 来源: 作者:小佳 人浏览
走进湖南永州双牌县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大屏幕上,全县三家中心敬老院、一家福利中心的实时监控画面一目了然。市民通过手机端登录当地智慧养老管理平台,轻点屏幕,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急救、家政服务等70多项订单式养老服务。

养老更加信息化、便民化背后,得益于永州深入推进养老服务联合体改革的创新探索和举措。该市640多万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3万多,约占总人口的17%,其中特困老人有3.7万多人。

养老是最大的民生之一。永州市委书记严华说,虽然永州是一个贫困人口较多而财力单薄的地区,但做好养老服务尤其是特困群体的养老保障,也要不遗余力不留空白。近年来,永州通过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市场供给,不断提升对失能、半失能等特困老人养老的兜底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他们集中供养需求,把老有所养真正落到实处。

改制重建农村特困老人兜底有保障
改制重建后的麻江中心敬老院比以前设施更加齐全,环境更优。人民网刘宾摄正值盛夏,永州市双牌县麻江中心敬老院里,年逾八十的陈桂香在树下乘凉。该敬老院建于2008年,陈桂香是麻江镇横江源村的特困老人,无亲属赡养,左手残疾,患有老年痴呆,已在这里住了6年多。

横江源村村支书罗怀军说,陈桂香原先所在的石珠漯组,交通不便。2013年前后,村民全体搬迁,只留下陈桂香一个人住在原处。村里及时把她接出来,住进了一所闲置小学,一日三餐得靠村干部和热心村民送饭。虽然基本生活解决了,但是老人精神状态不好,常常独自跑出去,带来的安全问题,一度让村里十分犯愁。

2014年6月,麻江中心敬老院重建竣工。几个月后,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陈桂香搬了进去。在这里,她的日常生活有人护理,此前存在的安全问题,也迎刃而解。

目前,麻江中心敬老院收住了来自7个乡镇的45名特困老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36人,生活自理老人9人。

过去,该敬老院的收住能力,远达不到现在的水平。

最多时仅有14人,且全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麻江镇民政助理唐吉清坦言,重建改制前,像陈桂香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院里根本没有条件收。

双牌县位于永州南部,是典型的山区县,总人口20.24万人,有老年人3.2万多,占总人口的15.6%。当地农村敬老院条件简陋、收住能力低曾是普遍现象,导致特困老人养老兜底保障不足。

敬老院由各个乡镇自行管理,院长由乡镇公职人员兼任,管理体制僵化,工作积极性不高,医疗保障不足,上级拨付的经费也很难做到专款专用,缺钱又缺人。双牌县民政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廖道主讲出了问题背后的原因。

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双牌县斥资2000余万元,把原先9家位置偏远、条件简陋的乡镇敬老院撤销合并,重建了麻江中心敬老院、五里牌中心敬老院、江村中心敬老院三所区域性标准化敬老院。需要集中供养的特困老人,由县民政局进行统筹安排,打破敬老院养老服务的地域界限。

如今,三家敬老院共设有450余张床位,辐射全县11个乡镇。

院里现在有80多张床位,实现了分区服务、分级护理,坐式马桶、洗浴床、监控系统等各类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还和镇上卫生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开车过去不到5分钟。67岁的吕春波在麻江中心敬老院当了4年护理员,合并重建带来的变化,他有切身感受。

双牌县还把敬老院的管理主体由乡镇政府改为县民政局。三家中心敬老院均进行了法人登记,实行独立核算,财务公开,从院长到护理员全部公开招聘,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集中供养人员的费用,则直接打入敬老院独立账户,破解过去专款不专用的乱象。

经过改制重建,双牌县敬老院逐步实现县域一体化、资源最优化、管理信息化、效应最大化。全县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敬老院床位入住率,从过去不足20%,分别提高到了58%、80%。

多元参与养老机构有效供给稳步提升
永州市双牌县社会福利中心实行公建民营的管理模式。人民网刘宾摄配置了500张养老床位和200张医疗床位;生活区、健身休闲区、服务区等区域分明;各类功能用房、服务设施配置齐全;安装有视频监控、烟感报警等安全系统……

宁远县社会福利中心是永州市首家医养结合一体化的专业养老机构,目前,200多名入住老人中,以特困老人、孤寡优抚对象、自费托养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

该中心实行公建民营模式,由宁远县民政局建设开办,引进湖南常青树大健康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它还与全县15家敬老院,以及各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共同构成养老联合体。该县各个乡镇敬老院和卫生院均签订了医护协议,村卫生室与留守老人也进行1+1签约。依托县福利中心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和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全县所有敬老院进行智慧管理,随时了解入住老人的安全情况。

同样实行公建民营模式的双牌县社会福利中心,委托湖南康乐年华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入住的98名老人中,有90名老人是失能、半失能或者失智老人。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监管不会松开。双牌县民政局副局长唐春朝说,县政府与企业签订委托经营合同,对企业经营资格、履行政府兜底责任、规避经营风险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

通过引进康乐年华、常青树、万众和等省内养老服务机构,永州市长期闲置的6个县区社会福利中心,都以公建民营的模式,成功投入运营,填补了当地公办社会化养老领域的空白。

一个县市区分别引进一家省内外品牌养老机构,负责运营当地的两个中心,福利中心和养老服务信息中心,进一步带动N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基层养老机构,这是永州经过探索和试点,推行的养老服务联合体模式。

过去,永州养老服务机构存在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突出问题,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以日间照料中心为例,为了给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提供便利,当地相继建成了58家日间照料中心。可是由于管理运营模式不对路,这些日间照料中心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养老保障作用,基本上都成了自理老人的文体活动中心,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在居家和社区得不到响应。

一方面,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居家养老机构面临着盈利难、生存难的困境,需求与服务严重‘脱钩’。当地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不仅如此,养老机构在公办与民办、城市和乡村等方面也有重重壁垒。


借助养联体模式下的1+2+N养老服务网络,能够有效推动各养老机构之间资源融合、互联互动、无缝对接。

‘1+2+N’是一个有机联动的整体,引入的1家品牌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龙头,‘2个中心’是开展养老服务的平台和载体,‘N’个基层养老机构,则是养老服务的路径和资源。永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各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也都被纳入了养联体服务医疗保障单位。

养联体模式下,养老服务事业从政府主办逐步向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转变,市场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去年,永州新增养老服务市场主体56家。目前,全市共有128所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其中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0多所。依托统一的四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各养老机构在满足政府兜底老人养老需求的基础上,还及时把剩余床位资源向社会开放。

据永州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当地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已实现了应养尽养,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护率达到100%。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永州:特困老人养老无忧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7944.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