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退休金(养老金)与在职工资成正比,在职工资越高,退休金(养老金)相对较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在职工资高,退休金(养老金)低,这种现象也比较常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企业未严格按照在职工资,确定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二是个人缴费年限比较短。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退休金和养老金有啥区别?1.在养老金并轨以前(2014年10月以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以后,领取的是退休金;企业职工退休以后,领取的是养老金。退休金和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略有差异。
(1)退休金的计算标准
退休金=本人退休前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计发比例。
计发比例与工龄挂钩,比如,工龄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
(2)养老金的计算标准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与累计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养老金计发基数挂钩;
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实际缴费年限、缴费指数、退休年龄挂钩;
过渡性养老金与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养老金计发基数挂钩。
2. 养老金并轨以后(2014年10月以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标准,趋于一致。为了确保平稳过渡,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在这期间办理退休人员,简称中人。在过渡期间,按照限高保低的原则,计算中人的养老金。
二、退休金(养老金)与在职工资有什么关系?1.退休金与在职工资的关系
退休金=本人退休前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计发比例。
2.养老金与在职工资的关系
按照《社会保险法》,企业职工以个人上年月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上限为当地全口径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当地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
由此可知:无论是养老金并轨前,还是并轨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与在职工资成正比。
三、为什么有的人在职工资很高,退休金(养老金)却很低?原因1:企业未严格按照在职工资,确定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举个例子:
当地全口径平均工资5000元,缴费基数上限为15000元,下限为3000元。王先生上年月均应发工资为10000元,企业为了节省社保缴费成本,按3000元作为王先生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如果按照10000元参保缴费,每月个人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为:10000*8%=800元,缴费指数为:10000/5000=2;
如果按照3000元参保缴费,每月个人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为:3000*8%=240元,缴费指数为:3000/5000=0.6。
通过计算可知:每月个人养老保险缴费金额相差560元;每月个人缴费指数相差1.4。
原因2:个人缴费年限比较短。
举个例子:
李先生,按10000元作为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年限为25年;按5000元作为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年限为5年。李先生退休前的工资为10000元。
张先生,按10000元作为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年限为10年;按5000元作为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年限为5年。张先生退休前的工资为10000元。
由此可知:
李先生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张先生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两者相差15年;李先生按10000元作为缴费基数的年限为25年,张先生为10年,两者相差15年。同时,张先生的总体缴费指数,也要比李先生高。因此,即便是退休前,两人的工资都是10000元,由于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方面的差距,也会导致两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有很大的差距。
写在最后: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有很多,在职工资只是其中一个。相对来说,在职工资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会太低。但实际上,有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社保缴费成本,并没有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等有关要求,确定职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加之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短、退休年龄、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高工资,低养老金情况发生。
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都按照下限为职工缴纳社保,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本文标题:养老金和在职工资有啥关系?为何有人在职工资很高养老金却很低?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2203.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