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如果父母是真的爱孩子,就会为孩子做长远的打算,让孩子能长大成才。
但很多家长爱孩子是选择无条件地溺爱,最终把孩子宠成一个自私自利、没有担当的巨婴,最终是反而害了孩子。
就如文中的连大爷,生了五个子女,却无底线地溺爱最小的儿子,引发其他子女的强烈不满,年老后落得一个孤独凄凉的下场。
让我们来看看连大爷的故事。
事件回顾:83岁老人偏心,把财产全留给小儿子,病重后其他儿女全不管。刘书香老人说,她的老伴连大爷是一名退休干部,两人结婚59年,共育有5个子女,原本养老问题应该由5个子女一起承担,问题出在老伴连大爷毫无原则地偏爱小儿子连锌上,导致家庭矛盾层出不穷。
两年前,老伴不顾她的感受,强迫她一起跟小儿子签订了一份遗赠抚养协议,把两人的共同存款30万元全部给了小儿子连锌,再由连锌负责他们二人的养老及身后事等一切问题。
不仅如此,老伴连大爷在不经过她允许的情况下,偷偷借给小儿子很多钱,前前后后加起来将近40万元,可以说,这些年来两人的养老金以及门面的租金,全部都给了小儿子,而连大爷还扬言说要把他名下的三个门面和两套房子也留给小儿子,让刘书香老人实在是忍无可忍。
她觉得养老指望小儿子不现实,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还没有责任感的人,他拿了连大爷给的钱,却没有尽到应有的赡养义务,连大爷年纪大了,经常需要住院治疗,但只刘书香老人一个人照顾老伴,而连锌却不知所踪,因此儿子连锌跟她的关系也很紧张。
老伴种种的行为,让刘书香内心很是委屈,她觉得老伴连大爷的做法很不公平,他不仅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也没有考虑到其他子女的感受,因为连大爷强硬和固执的做法,已经导致家里的其他子女对他很不满,家庭关系很紧张。
为此,刘书香老人找到了节目组,希望通过调解员的调解,撤回当初的遗赠养老协议,拿回属于自己的养老金和房产,重新安排她和连大爷的养老问题,让她能度过一个幸福安稳的晚年。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他的子女为何不愿意照顾两个老人,调解员找到了连大爷的三儿子连铭了解情况。
连铭对父亲的做法似乎感到很委屈,他说一直在精心地照顾父亲,父亲住院的时候,从入院到出院,他对父亲都是细心地照顾,每次他陪父亲住院时,父亲都不会念他的好,反而是弟弟连锌隔很长时间来看父亲一回,父亲反而对他大力称赞,说弟弟孝顺,父亲明显偏爱弟弟,让连铭内心感到很不是滋味。
连铭说兄妹五人,大哥远在云南,二姐在上海,弟弟连锌对父亲不管不顾,原本照顾母亲就靠他和母亲以及五妹连娟照顾,他多次跟父亲沟通,让弟弟连锌负责父亲的一切开支,毕竟当初是签订了协议的,但父亲却怕弟弟辛苦,不让他负责,这让连铭感到很寒心。
后来,调解员跟刘书香老人来到了她小儿子的家里了解情况,连锌看见自己的母亲后,却当作陌生人一样,一个招呼也不打,两人的关系为何如此冷淡呢?
连锌承认他跟父母签订了一个遗赠抚养协议,也承认他拿了父亲的30万元,但他告诉调解员,事情并不是母亲所说的那样,母亲之所以那样说,完全是因为她讨厌自己,不管他对母亲有多好,母亲都对他百般挑剔,母子关系从小就很紧张。
连锌说他并没有不管自己父亲,前几年一直都是他在管父亲,父亲也是跟他一起住的,但因为他跟母亲关系不好,母亲不愿意住在他的家里,而父亲又离不开母亲的照顾,因此才从他家里搬出去的,但没想到母亲把父亲照顾得一塌糊涂。
而连锌的妻子杨霞也很激动,表示婆婆刘书香的金耳环和鞋子等都是她买的,姐姐连丽从上海回来也是住在他们家里,而婆婆却对他们小夫妻没有一句好话,让她觉得很寒心。
至于母亲所说的他从父亲手里借了40万元,连锌却不承认,说这是因为母不喜欢他,所以才胡乱说的。
不仅如此,连锌还觉得其他兄弟对父亲的行为让他觉得很难过,他说父亲是把钱给他没错,但不代表其他们可以对父亲完全放任不管呀,他们也有义务赡养父亲的义务,父亲生病住院,三哥连铭连一次饭都不愿意送,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孝了,因为父亲对他们也不差,一样给了大哥和二哥房子和商铺。
调解员又到医院问了病重的连大爷,连大爷表示五个子女中,小儿子连锌对他是最好的,而老伴刘书香对他则是时好时坏,大儿子对他最不好,从来不会叫一声爸爸。而其他的三个孩子,原本对他还可以,但自从签订了遗赠协议后,对他的态度就慢慢变了。
子女的态度让连大爷很伤心,他认为财产是他自己的,他怎么处理是他的事,他把几个孩子培养长大,又上了大学,孩子不该惦记着父母的那点钱。
他说自己确实给了30万元小儿子,但他不是白得这个钱的,因为他的吃喝住行,生病住院都是小儿子在照顾,他还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因此把钱给小儿子让他心甘情愿,而老伴刘书香如今想要回钱的做法很不合理。
对于他们家的矛盾,连大爷表示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家人始终是一家人,大家应该往前看,他不想孩子再为钱财的事情反目成仇,家不成家的样子,他想安稳度过晚年的幸福生活。
至于名下三个门面和房产,连大爷表示他还是会在百年之后留给小儿子,因为只有小儿子对自己真心的。
对于连大爷的说辞,刘书香和三儿子并不同意。
刘书香老人说,当初签遗赠抚养协议的时候,她根本就不同意,但老伴在家是说一不二的主,因为她不同意在遗赠抚养协议上签字,导致老伴大发脾气,把家里的桌子都掀翻了,她为了家庭和睦,只得在协议上签字。
为了家庭和睦,刘书香老人一直都在忍耐老伴,已经忍耐了将近60年,老伴病重之后,她也拿到了老伴的工资卡,以为里面的养老金能供她支配,但工资卡已经被老伴和小儿子注销了几次了,钱一分钱也没有到她手上。
她表示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放弃的,如果小儿子不愿意撤销养老协议也可以,只要把属于她的钱那部分钱还回来就可以了。
不仅如此,连大爷的三儿子还告诉调解员,父亲名下的房产也不是属于他的,当初旧房改造,全家七口人是按照比例出资建了七层楼,有四个门面,十二套房子,三个门面三个儿子一人一个,剩余一个门面是二女儿和五女儿共有。
十二套房子一人分两套,父母各一套,全家人早就协商好,但父亲在办理房产证的时候把房子全部登记在他个人的名下,房子还没办下证,弟弟连锌就把属于他的房子和门面卖掉了,后来几兄妹陆续把属于自己的房子卖了,最终剩下三个门面和三套房子,而这些早跟小弟连锌没有关系了。
除此,父亲偷偷给连锌的70万元也是来自于门面和房子的租金,原本就属于四兄妹的收益,已经让其他的兄弟姐妹内心不平衡了,如果父亲执意把剩余的门面和房子都留给小弟,让其他的子女怎么想?
而刘书香也赞同三儿子的说法,她认为家里这些年的矛盾源头,都是源于老伴过于偏爱小儿子造成的,她对老伴的做法早有怨言了,尤其是她辛苦为家庭付出了57年,还得不到老伴的一点认可,宁愿把房子留给小儿子,也不愿意留给她的做法,让她感到很心寒。
这也是她坚决想把钱要回来的原因,手背手心都是肉,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五个孩子手足相残。
至于父亲是否会真的把剩余的门面留给小儿子,连铭非常肯定地说会,他还告诉调解员,他的父亲连大爷曾经寻过短见一次,当时还写下了遗书,表明父亲的自杀是因为弟弟连锌霸占了他的门面租金和养老金,还对他照顾不周。
尽管弟弟对父亲这样,但事后父亲还是认为是弟弟连锌对他最好,并且表示会把房子留给弟弟。
不过对于父亲的做法,连锌却表示他曾经劝说过父亲不要把房产留给他,但父亲根本不听他的,而他也没想到因为30万元,把家庭闹成如今的模样。
为了让家里的其他兄妹放心,他决定写下保证书,保证父亲未来的一切养老问题归他,但父亲的租金收益和养老金得由他支配,至于房产,他主动放弃。
但他的保证书没有得到母亲刘书香的同意,她认为租金收益和养老金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其次老伴去世后,抚恤金和丧葬费也有十多万,不可能全部都给连锌,自己一分钱都没得。
至于最后如何安排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结果,他们还要再一步协商。
结语: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人说问题的时候,都会倾向于往自己有利的方面说,而指责其他人的不是。
就如文中的连大爷和他老伴、子女,每个人说出的情况都跟另外的人讲述的大径相反,听他们的话,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委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连大爷确实很偏爱小儿子,他把所有的钱财都留给了小儿子,从而引发了其他子女的不满,连大爷的故事,看似是房产和金钱引起的矛盾,但归根到底还是他偏心导致的,他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让其他的子女感到寒心,所以子女对他也颇有怨言。
或许在连大爷看来,他的钱是自己的,给哪个子女是他自己的事,但他又很矛盾,一边把钱财都留给最小的儿子,又一边要求其他儿子尽孝,虽说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父母过于偏心,让其他的子女感受不到爱,不被爱的子女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对父母好呢?
爱是相互的,子女对父母的爱和肯定是非常渴望的,对于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应该尽量照顾到每个子女的感受,像连大爷自己说的那样,他的子女原本对他态度是很好的,后来因为他偏心小儿子,导致其他子女跟他关系渐渐紧张,一家人关系恶化。
所以归根到底,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他的偏心造成的。
连大爷的故事也提醒那些家里子女多的家庭,尽量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要把钱财全都给一个子女,让其他的子女感受到不公,其次,也不要把养老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如果把钱财都分给子女,就会面临连大爷这样情况,所以说钱还是要放在自己身上才比较有保障。
大家觉得连大爷做法过分吗?我们评论区见。
妻子抱怨大学生丈夫7年不工作,丈夫:我存款上千万,凭啥去上班
回顾原配撞上丈夫的情人,两人大打出手,丈夫:三个可以和睦共处
回顾新婚夫妻没有同房,妻子却自曝怀孕,丈夫崩溃:你怎么做到的
本文标题:回顾老人把财产全留给小儿子,住院后其他儿女全不管:他做得太绝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4391.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