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政策养老机构陆续恢复预约探视,用爱驱散分离焦虑

养老机构陆续恢复预约探视,用爱驱散分离焦虑

时间:2022-10-15 17:40 来源: 作者:小杰 人浏览

温情守护,用爱驱散分离焦虑

3月11日起,全省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涉及4万多名工作人员和15万住养老人。两个多月的战疫时光,江苏养老人用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守住了零感染底线。每一天,他们用悉心照护保障老人的健康,变着花样给长者做心理疏导,排遣对家人的惦念。

进入5月,我省养老机构陆续解除封闭管理,目前除无锡和苏州外,其他地区均已恢复预约探视。而那些疫情下的温暖镜头,必将定格在老人的记忆里。

5月27日下午2点,吴萍准时来到南通市北护理院,这是她一早打电话预约的探视父亲时间。扫场所码、测量体温,确认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后,在个人健康申报承诺书上签上名字尽管流程有些长,但自从5月5日恢复探视起,吴萍每隔一天都要来看一看86岁的父亲吴春生。

关爱从来没有被封闭

知道女儿下午要来,吴春生一点多就结束了午睡,早早地守候在大厅,她会带好吃的来,跟我讲讲家里的事,我高兴。这天,吴萍炖了老爷子最爱吃的鸡腿,父女俩坐在一起,轻声细语,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

别看老人家现在乐呵呵的,之前可不是这样。南通市北护理院医生黄建荣清楚记得,封闭管理后,老人一度情绪低落,饭菜也动得少了。有一天查房,吴春生不在,找了半天,原来他一个人摇着轮椅,坐在走廊上呆呆望着窗外,悄悄落泪。在护理院,像吴春生这样的老人不是个例,黄建荣说,就是想家了,有人陪着会好一点,一旦一个人,那股念头又上来了。

父亲的心理波动,吴萍也能猜到,毕竟此前他们从未超过一周不见面。黄建荣加上吴萍的微信,通过视频电话让她云探视。看着老人落寞的样子,吴萍在屏幕那头泪流满面,心疼父亲,也感谢黄医生。从那以后,护理院每层楼都建立起家属视频群,工作人员把各床老人的日常生活拍成小视频发到群里,以慰相思之苦。

疫情封闭管理期间,见不到家属的老人比以往更需要精神慰藉。对家人的思念、对疫情的恐惧、对封闭的抗拒交织在一起,形成难以名状的焦虑。一些老人往往不肯吃饭、不愿睡觉、无端发脾气,严重的甚至还会攻击护工。

面对这样的老人,护工除耐心陪伴,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在南京钟山银城梅园颐养中心负责人周英霞看来,减少老人的焦虑,关键是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团队每天都在想点子,给老人制造惊喜。

5月上旬,钟山银城梅园颐养中心院子里的枇杷熟了,周英霞把老人拉到室外,工作人员现场采摘枇杷,分给大家尝鲜。不少老人有外出购物的习惯,供应商把生活物品送进来,在院子里摆起跳蚤市场,老人玩得不亦乐乎。养老院没有不过的节日,5月17日是颐养中心的吃货节,后厨们亮出绝活,做了一大桌美味佳肴,请老人品鉴打分。隔三差五就有老人问,下次活动玩什么?周英霞说。

院子外的家属,心情和老人一样。还请多拍点视频,我们看到安心天气突然转凉,麻烦你们及时开空调什么时候解封,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南京红日瀚瑞养老公寓的家属微信群,每天都会有家属传来这样那样的请求,院长梁飞说,还有不少住在周边的家属,疫情期间依然坚持隔几天来一趟,他们就站在大门外,远远地看一眼老人。

劝退家属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知道父母过得很好。梁飞安排专人拍摄视频,录制老人早起打招呼、一日三餐、做操锻炼、玩游戏的镜头。摄像师一个人忙不过来,轮休的护士们顶上,从早到晚,群里点赞的几乎不间断。

回忆过去两个月,95岁的雷敏已记不住太多细节,但她忘不了母亲节那天收到的鲜花。养老院还帮老人和子女视频连线,拿着红色康乃馨的她,在镜头前露出孩童般的笑容。担心奶奶看不清,护士李倩把画面投屏到电视上,比起鲜花,儿女才是妈妈最好的礼物。

坚守是因为责任和情怀

封闭管理期间,全省2200多家养老机构里,总有一群人扔下自己的家庭,为别人的长辈甘愿忍受委屈。陪护、大厨、采买、后勤一个个平凡的养老人,用责任和情怀绘就夕阳红里的温暖群像。

梅园颐养中心的90后护工周颖负责的是一群阿尔茨海默症老人,这是养老院里最苦最难,也是最危险的岗位。封闭的时间长了,爷爷奶奶们开始有暴力倾向。这个瘦小的淮安姑娘,大学毕业后就来了这里,南京发生疫情,她加起来被封闭了小半年,被骂被打都不算什么,还有朝你吐口水的、直接扑上来咬你的。

周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右肩,思绪回到3月。由她照护的张奶奶,因为一次意外摔成骨折,刚从医院回到颐养中心,疫情就来了。不肯睡觉,一夜要起来十几趟,怎么劝也劝不住。周颖每天晚上守在张奶奶床边,陪她拉家常,可说着说着,老人开始嚎啕大哭,还在房间大喊大叫。一天深夜,老人突然从床上起身,毫无征兆地一口咬在她肩膀上。钻心的痛,泪水瞬间在周颖眼眶里打转,但除了继续安抚,周颖没有别的选择,回宿舍才发现,两排牙印已经发紫,半个多月才消掉。

后悔干这行吗?并没有,当我觉得被老人依赖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周颖笑着说,护理工作没什么窍门,只要用心去陪伴,总有被接受的一天,集体活动时候,他们会在人群中找你,你要是不跟他们打招呼,他们还会生气。

疫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考验。还没结婚的周颖,可无牵无挂地坚守70多天,但南京红日瀚瑞养老公寓的企划杜兰兰却不行。丈夫要上班,父母在徐州老家,幼儿园停课后,6岁的女儿怎么办?她向院里申请,能不能把闺女接来和她一起封闭,梁飞一口答应。

我们这里不仅是养老院,也算是幼儿园。杜兰兰说,还有一名和她情况相似的同事,也让孩子住进来。两个开心果也成了养老院里的编外护工,陪着爷爷奶奶画画、唱歌、做游戏。小小孩和老小孩在一起,老人们也找到了久违的天伦之乐。和女儿一起隔离,杜兰兰就当作是一次亲子教育,让她近距离感受我们是怎么照顾老人的,以后会更懂得孝顺长辈。

孩子并不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但养老院的生活注定会成为她人生里的特别记忆。杜兰兰说,同事们结束一天工作,就会在大厅跟着直播跳操,女儿也来凑热闹,没想到跳上了瘾。

还有一群人,他们没有封闭在养老院,却一样在为老人们奔忙。倪汉林是南京南山园护理院的采买组组长,106位老人吃得怎么样,全靠他来保障。每天早上5点,倪汉林就会穿梭在西善桥的街巷里、菜场中,吃饭人多,一种菜往往要跑几家店才能‘凑’齐。过去两个月,他每天至少跑3趟菜场。

老人的特殊需求,他也要想方设法满足。有天中午,一位老人闹脾气非要吃老式鸡蛋糕。倪汉林接单后,骑着电动车跑遍周边超市、零食店,两小时后才在建邺区的一家糕点店买到。可半路车子没电了,他推着走了好几公里,这算啥,老人家高兴就好。

再难也要迈过这道坎

梅园颐养中心目前住了390位老人,是南京主城规模最大的养老机构之一,运转一切正常。周英霞说,70多天封闭管理,新的老人住不进来,居家养老的服务也陷入停滞,各种额外增加的成本,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且不说这么多员工的吃住和各种防疫物资,团队没日没夜在这里照顾老人,于情于理都该加工资。

更大的挑战,来自心理层面。疫情防控近三年,尽管各种应急预案都已成熟,周英霞却依然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闭上眼睛,脑子里想的还是会不会哪个环节可能有疏漏,心里那根弦不敢松啊。颐养中心每天有大量的物资要进来,尤其是老人吃的米面菜肉,一张张单据核对,一样样食材检查,亲眼看着做完消杀,她才能放心。

对市北护理院院长丁亚标来说,他最大的难题,是怎么安顿好200多名工作人员,接到封闭通知已经是下午4点,我们员工宿舍只有60张床,缺口太大了。

好在护理院有800多个床位,平时的房间大多是按照老人的喜好分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老人集中居住,腾出空间。丁亚标逐个敲开老人房门,出乎他的意料,大家都十分配合,很多老人甚至主动帮忙,一起完成这场小搬家,就一个晚上,全安置好了。

因为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南山园护理院院长曹亚男没有和老人们一起封闭,但她肩上的责任更重。相比普通的养老机构,南山园还承担着另一个任务——雨花台区老年人隔离点。全区养老机构外出就医的老人,出院后要在这里隔离14天才能回到原居住地。

老人、家属,包括同行都在看着我们,压力很大,必须万无一失。曹亚男心里就这一个念头。3月26日,一位患有心力衰竭、阿尔茨海默症并伴随全身压疮的老人,被送进南山园隔离点。护理员于基凤昼夜陪伴,每隔两小时就帮忙翻身、上药。14天后离开南山园时,老人的压疮已基本痊愈,家人甚至主动提出:我们能不能不走了?

养老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政府看在眼里。4月,我省出台养老机构纾困政策,对全省民营养老机构给予累计1.46亿元一次性纾困补贴,发放标准为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1000元,兼顾机构床位规模和入住率因素。南京、盐城、无锡等地还结合各自实际,增加一些纾困自选动作。

补助5月初已经到账,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梁飞说,这两个月公寓的开销成倍增加,资金周转压力增大。但家属都很理解,没有一个闹着要把老人接走的,房东也伸出援手,原本说好季付的租金现在改成月付,方方面面都在支持我们,我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养老机构陆续恢复预约探视,用爱驱散分离焦虑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zhengce/12463.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