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而从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发展来看,医疗服务、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务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心理咨询、居家养老、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护理培训和售后保障等;另一方面要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社会力量、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发展“社区居家机构”融合发展的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化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
本文知识点归纳及重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国家政策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1、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有哪些 2、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国家政策 3、智慧养老政策支持 4、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 5、智慧养老相关政策 6、智慧养老政策文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有哪些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养老产业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智慧健康养老在各地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但各个产品和服务的应用范围都有很大差别,需要进行一定的深度研究。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分为健康管理类、健康管理类、康复辅助器具类和健康食品类。其中健康管理类产品中主要包括血糖仪、血压计、体温计、血氧仪等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运动康复类产品主要包括有老年辅助器材、健康管理咨询、康复机器人等;家政类产品主要包括钟点工、保姆、月嫂、保洁、收纳等服务;养生类产品主要包括中医养生产品、保健食品等;对居家老人服务的产品有医养结合、送餐等;康养服务产品主要包括社区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产品等。
3.智慧养老服务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存在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为了解决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强化智慧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智慧化手段来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推进智慧养老服务。
(1)智慧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服务将通过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养老服务进行全方位的升级,包括智能终端设备、物联网技术和专业养老服务。通过服务模式的转变,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增加养老服务人员,使得养老服务的质量更好。
(2)智慧养老服务
智能养老服务还可以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各项服务的资源整合,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养老服务管理决策的高效化和便捷化,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来控制各种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行状态和服务功能,如上门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从而将这些服务项目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及时地传递,真正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为养老服务供给方式的转型和升级创造条件,不断拓宽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使智慧养老服务得到更加充分的满足。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国家政策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国家政策解读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 (王恩博)养老行业发展已进入中度和重度阶段,而在养老市场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企业纷纷布局智慧健康养老产品。2022年两会期间,关于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智能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等文件陆续出炉,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长,需要从医疗服务、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多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从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发展来看,医疗服务、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务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心理咨询、居家养老、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护理培训和售后保障等。
但是,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特别是面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特别是适合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无障碍活动、旅游休闲、旅居养老等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目前,社会力量参与的养老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市场化+’模式,形成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开发市场化养老服务产品和服务,如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服务要素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社会力量、企业和机构等社会力量还要参与进来。”杭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王中华表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一定会有优势,也有基础。
探索
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主体
“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积极老龄观,强调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将老龄化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杭州市副市长葛承学表示,作为老年人口大市,杭州是老龄化率最高的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老年人的需求结构也随之变化。
近日,《杭州市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杭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智慧养老政策支持智慧养老政策支持,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下午,我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朋友的提问:
您好,欢迎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叫赵晓滨,今年65岁,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122.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9%,老年人口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特点突出,还有不少的高龄老人需要政府的大力扶助。在老年人口数量方面,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哪些政策,未来我省老年人该如何享受到福利?
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晓滨
我们厅副厅长赵晓滨介绍,省政府连续七年将养老服务列入全省民生实事项目,2014年以来,省民政厅连续七年把新建、改扩建的1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建设,新建2个养老院、新增400张养老床位,为9800名失能老人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我省成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按照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确定 ”的试点工作要求,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发文,今年省政府将继续支持“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去年,省级财政资金达14亿元,对养老机构进行补贴和支持。今年,“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晓滨介绍,我省大力实施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工程,统筹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省各级财政资金已达142亿元。
我省目前共建成9个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完成3544家农村敬老院改造升级。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成124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日间照料中心763家,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717个。
同时,将优化民政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能力水平。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组织申报“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的通知
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以下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第一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
导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鼓励建设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各地积极探索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建设,涌现出很多符合当地实际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为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76亿,占总人口的12.6%。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但是,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健全等。
对此,王海东建议,一方面要强化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基础作用,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差异化施策;另一方面要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社会力量、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发展“社区+居家+机构”融合发展的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问:目前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仍然偏低,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发展应考虑“1+2+N”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链”,即做好“家庭养老床位”;二是做好“机构养老床位”的“生态链”,即构建政府支持、机构运营、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三是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即推动养老机构监管由突击检查向常态化监管转变,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
智慧养老相关政策智慧养老相关政策实施的3个关键词:科技创新、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实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有关政策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全国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以上,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明显增长。
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化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发展“互联网+康复服务”,支持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康复辅助器具、智能穿戴设备、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和创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精神,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按照《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5号)要求,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推动养老服务消费,不断升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就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
——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我委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解决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打通市场主体活力通道,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养老服务消费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
——养老服务消费持续改善。在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持续改善方面,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实施分类动态管理,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优化服务项目库,广泛开展养老服务大数据应用,培育壮大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完善产品和服务,提升老年人消费体验。
智慧养老政策文件智慧养老政策文件征集通知智慧养老产业升级版
导语2019年12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养老服务行业立法工作的主体,本次修改旨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晓虹作了关于修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
此次修改后的条例对于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进行了更详细的细化,内容涉及老年人需求评估、家庭照护床位设置及服务规范、长期照护保险、养老机构责任划分等方面,将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方式相结合,条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强调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决定》的修改是围绕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发展、促进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强化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整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等多个方面,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重点修改。
如何修改
降低养老服务行业准入门槛?《决定》的修改具有积极的导向。
一是强化了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设施规划与建设、扶持保障机制,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二是明确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的配置要求。《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养老服务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明确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家庭、个人等参与养老服务的主体责任。《条例》规定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间的职责分工,明确了社会组织对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责任,并提出了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
本文标题: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国家政策,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有哪些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28807.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