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时间:2022-10-24 09:55 来源: 作者:小杰 人浏览

简而言之,职务就是当官的,是指那些当领导的,职称就是干活的,也就是单位里的技术人员。

我舅舅退休前是机关单位的局长,一把手领导,说一不二。在单位特别有威望,受人尊敬,下属们对他毕恭毕敬地。退休的时候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

退休给舅舅精神上带来了一种无情的打击,他再也回不过去那种上班时所享受的职务优待,靠边站了,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人,离开了岗位,什么职务都毫无意义,只能是退休工资上能有所体现,其它的就跟你毫无关系,其实就等于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人一样。

我叔叔是国企工程师,为了评上高级职称,四十多岁的他开始苦练英语,精心准备论文,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终于在退休之前,五十多岁的时候拿下了高级职称。高级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职业晋升的敲门砖,是增加工资待遇的金钥匙。叔叔说能拿下高级职称再辛苦也值得。一般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在职时的岗位级别和工资标准,都要高于普通工人。所以,在缴费基数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也优于普通工人。当高级职称员工退休时,养老金自然要比普通员工高出一大截!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新公务员法改革前公务员的职务序列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新公务员法实施之后就取消了非领导职务,只剩下领导职务。公务员工资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基本工资,二是津贴,三是补贴,四是奖金。作为工资结构主体的基本工资,是按职务级别来确定,也是确定公务员退休金、抚恤金等项目的主要依据。所以,退休前后,职务关系到能拿到的真金白银,还是十分重要的。

职称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还分为不同的系列,比如医生、教师、工程师等。拿到职称,要么是参加评审,要么是参加考试。目前,大约有十个专业是通过以考代评的方式,其他的都是要参加当地组织的评审。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晋升才是通过聘用职称来实现的,和管理岗位晋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职务和职称的作用在逐步弱化。在改革前,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务和职称作用还是比较大。在2014年10月以前,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退休金是按照一定工资比例计发的,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再加上职务职称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这种计发方式下,只要退休前能够将职务或者职称提上去,工资涨上去后退休后的待遇就能有明显增加。这个时期职务和职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经常出现很多退休人员,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称待遇。

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公式导致的职称职务影响退休待遇弱化。新办法退休待遇是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的复杂计算公式。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社保基数一般都比较高,通过提升职称、职务增加的那一部分缴费基数提升,导致养老金提升效果很小。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跟缴费年限有密切关系。专业技术人员八级职称和七级副高级职称相差仅仅340元左右,即使职称提上去一年增加的养老金不会超过十元。

所以,2014年10月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称职务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就大大弱化了。对于2014年10月之前已经参加工作的中人,职务和职称影响还是蛮很大的。他们的职务职称决定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退休时的职务职称,能够决定其职称指数和调节指数。如果退休时职务提高了,这样我们的相应指数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影响养老金待遇。而在养老保险改革后,退休后的养老金按照公式计算的,主要的影响参数是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因此如果职务或职称高的话,缴费工资肯定更高,退休后的收入也会更高。但在退休前几个月提拔这种方式,因为时间短,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影响很小。但在其他方面,只要能够达到一定的级别,比如省部级官员或者中科院院士,在退休后食宿、医疗、交通等方面还是能享受到特殊照顾的。

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还有用人单位发放的住房补贴和一些没有取消的奖励等待遇仍然会继续发放。这一部分补贴和待遇,都是跟职务职称相挂钩的。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1648.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