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把父亲送进养老院20天,头顶却凹了个大坑,养老院:这是自伤的!

把父亲送进养老院20天,头顶却凹了个大坑,养老院:这是自伤的!

时间:2022-10-24 09:55 来源: 作者:小佳 人浏览

“脑袋上有巴掌那么大的坑!这怎么能是自己摔得!”

2017年3月,河南一家养老院的院长室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脸色涨得通红,非常愤怒。

他向院长展示了检查结果,父亲颅脑损伤引起大出血,现在脑袋上凹陷了个大坑,生活不能自理,这事必须给个说法。

但院长却不肯答应,一口咬定:“这就是老人摔得,我们这里绝对没有人虐待他。”

旁边的记者听了也忍不住开口,建议把监控调出来,但结果却让人很是意外,这家养老院室内竟然没有监控,双方因此又陷入了僵持。

那么,老人头上的伤究竟是怎么回事?最终这件事怎么解决了呢?

父亲头上摔出“大坑”

“吕先生,您抓紧过来一趟,老爷子摔着头了!”

3月4日,正在工作的老吕接到了养老院的电话,把他给吓坏了,怎么还不到一个月,父亲就摔着脑袋了,不会出事吧!

他挂了电话,连忙往养老院赶过去,等到了地方,一看父亲就红了眼睛,原本十分精神,身体健康的老人此刻虚弱地躺在床上。

“爸,你还能走吗?你和我说句话!”

老吕试着和父亲交谈,但老人却依然有些神志不清,说话也很含糊,只能听出是在喊疼。

仔细一看,头上有一小块轻微的凹陷,应该就是因为这个磕碰,才会让老人头晕目眩,上吐下泻。

旁边的院长叹了口气,劝道:“吕先生,你要不今天先把老爷子接走,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吧。”

老吕这才反应过来,他此时也顾不上和养老院纠结责任的问题,便找了一台轮椅,把父亲先带回家了。

因为是从工作中途跑走的,老吕还要先处理工作的事情,家里其他人也搬不动老人,就先把父亲留在了家里观察情况。

等到下午四点,忙完的他才匆忙回到家里,眼看父亲没有好转,还是喊着疼,于是赶紧带着父亲去做了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之后,老吕眼前一黑,他原本以为只是简单地磕碰,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严重!

父亲出现了颅脑损伤,大出血之后影响了行动和说话,之后很难正常生活了,需要家人一直看护照顾。

刚让老吕害怕的是,在做完检查和手术之后,父亲的头上原本只是轻微的凹陷,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坑,看上去非常吓人。

原本好端端的人,送到养老院还没几天,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老吕心里十分怀疑。

这样的伤口真得会是父亲自己摔得吗?明明老人在家时,走路行动都很小心,想到那些虐待老人的新闻,老吕心里更是愤怒不已,他要求对方必须给个说法。

可当他来到医院了解情况时,院方却坚称,他们绝对没有伤害老人,这就是他自己摔的。

并且副院长还表示,他们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家人,当时也根本没有那么严重的症状,按照医院检查结果来看,老人没有被马上送到医院去。

中间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也是未知的,如果是在家里又发生了磕碰呢?

听着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说老吕想讹钱,这让他气不打一处来,谁会把自己的父亲弄成半身不遂来讹钱呢!

势单力薄的老吕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因此便找到记者求助,希望能得到专业的帮助。

在初步了解到情况之后,记者便来到老吕家里调查,当看到老人凄惨的样子之后,也很是气愤。

而且按照吕先生父亲的身体检查结果显示,确实之前是没有生病的情况的,这次脑部大出血确实是颅骨损伤引起的。

才被送到养老院不到20天,老人就伤成这样,哪怕不是虐待,也绝对是存在失职的,所以记者便跟着一起到养老院调查,结果竟然发现了院方更多的问题。

真相难寻,院方不愿负责

记者来到养老院,就发现这里规模不是很大,看着更像是私人经营的,在问过老吕后就更确定了。

“这附近村里的人都把老人送过来,听大家说照顾得挺好,费用也不高,我就也送老人过来了。”

老吕先生也感觉自己太大意了,父亲已经年过七十,身体没有那么硬朗了,怎么也该多挑几家再选个最专业的养老院。

事已至此,这些后悔也没用了,记者和老吕先是一起找到了负责照顾老人的护工,想要问清楚当时的情况,但得到的回答却让人很失望。

这位护工解释说:“我们养老院不是一对一服务的,所以我和每位老人接触的都不多,晚上也不会进他们的屋子,所以不能确定老人是什么时候摔得,还是副院长先发现的。”

这实在是离谱,按照这位护工的说法,与其说她担任的是护理职位,倒不如只是个普通的巡查人员,连老人的情况都不需要注意,那这些老人平时在养老院能得到周到的照顾吗?

老吕如今也是后悔不已,当初真不应该把父亲送过来,明明当时双方沟通的好好的,院方也表现的很是负责,但实际安排居然如此疏忽。

他们来到办公室,准备和院方仔细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老吕其实也不想胡搅蛮缠,但父亲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实在是让人心疼,因此想要调出监控看个究竟。

但院长却表示,他们的养老院规模并不是很大,资金也是有限的,所以老人们居住的屋子里没有安装监控。

院长

这样一来,双方再次陷入了僵局,都没有证据,该怎么协商呢?

这个时候,记者出马了,她希望副院长能具体说明当时发现老人的情况,看有没有更多的证据。

听到这话,年轻的副院长连忙回忆了起来:“吕老先生平时脾气就比较暴,很容易磕磕绊绊的,那天我听见屋子里有响声,就过去看,结果就发现老人倒在地上,边上还倒着小桌子。”

他说着也有些内疚,毕竟明知道这位老人行动不小心,却没有加强监护,自己确实是有责任的,但要说虐待老人,就是绝无可能了。

副院长

老吕却对这些话不买账,在他看来,父亲一直都是很小心的人,怎么会摔得这么严重?

他和记者谈起自己送父亲来养老院的原因,因为自己经常在外面跑车出差,妻子又不想一直伺候老人,所以才想着把人送到这家口碑不错的养老院里。

但父亲一直以来都很替他着想,在家时候因为怕给人添麻烦,连门都很少出,到了医院却变成个刺头了?

当初自己离开时,还和父亲交代过,一定要好好和其他人相处,等不忙了立马来看他,父亲还特别开心地答应了,不应该会在这里闹脾气啊。

这下副院长不乐意了,当初送老人来的时候根本就不是这么说的啊!老吕当初过来的时候就反复交代,自己父亲脾气不好,又容易磕碰,希望大家多照顾一些,现在怎么变了个说法。

但老吕却反驳起来,那只不过是希望院方多关注父亲才说得夸张一些,谁知道这么说了之后他们还是那么不小心。

院长在一旁也忍不住了,他表示吕老先生脾气实在是不好,被送过来之后也经常抱怨,因此在养老院里也没人愿意和他一起,所以通常都是躲在屋子里,护工这才接触得少了一些。

听到这里,记者也明白了,医院应该是真得没有虐待老人,但也存在照顾不到位的情况,而老吕因为自家人的立场不同,说法也有失偏颇。

估计老人对儿子心里是有怨恨的,但却不好发泄,这才自己偷偷在养老院生闷气,一不小心就摔着了。

可眼下的情况是双方都拿不出实际的证据,却都想让对方来承担这个责任,毕竟老人是颅骨损伤引起了脑部大出血,后续的治疗和陪护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思来想去,记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共识

根据双方的描述,当天的情况已经比较清晰了,而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大家都各退一步,不要把责任全推到一方身上。

老吕一边讨要说法,一边照顾无法自理的父亲,已经好些天没有上班了,这段时间不仅家里闹得不可开交,人也憔悴了不少。

而院方因为这次意外的出现,在周围的口碑直线下降,不少人看到老吕一家的遭遇都吓得把老人接走,唯恐下一个出事的就是自己家人,好好的养老院成了大家眼里的龙潭虎穴。

如果再这样下去,只能是两败俱伤,经过记者的分析,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院长沉默许久后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确实是存在一部分责任的,可以补偿几万块的医疗费,也算是一份心意,但肯定不能全部负责,因为确实是老人摔得,我们不会去虐待他们的。”

而且院方还表示,当时吕先生把老人接回家,并没有第一时间送去医院,也许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才会情况那么严重,这件事是双方都有责任的。

经过护工和各位工作人员的描述,老吕也发现,原本就脾气不好的父亲也许是不满被送到养老院,平时确实不好相处,这次磕碰估计确实是个意外。

他回想起当时提出送父亲来这里时,父亲扯着嗓子不同意,闹了好几天,但最终实在没有办法,才同意了下来。

而且那天因为工作,自己确实几个小时后才送父亲去的医院,也是自己疏忽了,因此他思考了一会儿,也没有再坚持让医院负全责,接受了院方的条件。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老吕原谅养老院,院方也会补偿4万块钱的医疗费,来帮老人进行后续的治疗,并且之后会在屋子里装上监控,防止这类事件的重演。

虽然这件事算是和平解决,但老人受到的伤害却无法磨灭,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养老院的规范化管理

其实像老吕和父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许多成年人工作的同时就很难兼顾家庭,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育儿和养老。

今天我们不谈育儿,只谈养老,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未来形势也会更加严峻,养老院的规范化管理就必须被重视起来。

拿现在的一些私人养老院来说,出现的问题不止是上文中的护工少、没监控、不专业,还有一个最严重的“没人情味”。

曾经一位接受采访的李姓老人,回忆曾经在养老院的生活,直言就是在“坐牢”,每天要按照作息表去吃饭休息,一旦出了差错,吃不饱睡不好是小事,还会迎来护工们的辱骂。

“只有孩子们过去的时候,他们才会对老人很关心,但其实平时都很冷漠,也没人会管他们,很多老人活得一点尊严都没有......”

而这些只不过是暴露出来的冰山一角,更多让人不寒而栗的情况数不胜数,难道我们真得没有办法去解决吗?

想来不是的,既然未来社会中,养老院会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那就应该有相关的部门来负责监管,正如学校和医院一样,拒绝一些“小作坊”式的养老院。

另一方面,子女也要根据自己父母的情况来判断,到底适不适合送到养老院生活,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自己小时候,是更喜欢呆在家里,还是喜欢呆在托管班、幼儿园里。

如果答案是家,那就将曾经给童年的你带去温暖的家,也留给如今步入老年的父母。

如果答案是外面,那也可以在仔细考察后,选择一个靠谱的机构将父母送进去安享晚年。

总之,不管是选择哪种养老方式,都要用心去对待,而不是当一个甩手掌柜,不然等父母真得受到伤害,我们余生都会活在愧疚和遗憾里。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把父亲送进养老院20天,头顶却凹了个大坑,养老院:这是自伤的!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1671.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