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在生命过程当中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人类在延续的过程当中代际之间的这样一种传承关系。
更直观的来看,许多人之所以生育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在自己年老体衰的时候还能够有一定的保障。
当然,关于代际关系和养老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化背景当中,人们的认知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比如在中国社会当中,我们十分强调代际之间的关系和伦理,“孝”文化的存在,可以说是支撑我们一代一代延续的一个强大的基础。
然而在西方欧美世界当中,由于他们并不会十分强调待机之间的长幼有序和尊卑有礼,而是更加倾向于一种像朋友一样相处的、比较平等的模式,所以在西方育儿和养老这两个现象往往都不会体现的特别明显。
很多时候在自己的子女在成年之后,其就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去生活。
同样在父母到达退休年纪,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时候呢,子女往往也只是进行一种普通的交流,而并不会特意的去关心父母的状况,尤其是精神状况。
所以关于养老问题在人们的社会发展当中其实存在很多的差异,那么究竟怎样的养老方式是最好的方式,其实也是一个人们争论已久的问题。新式养老兴起,不用儿女管,不去养老院,人到暮年也能独善其身。
比如说在中国传统的多子女家庭当中,在子女成家,自己独立之后,年老的父母每年轮流到不同子女家中居住,也是一个常见的养老方式;对于国土面积极大的我国而言,“候鸟式养老”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养老方式。
就在今年,有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这种方式对于我们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那么这种养老方式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新型养老模式兴起
2012年的时候,由河北省民政厅牵头进行的基于社区互助的养老模式开始运行,内容包括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村级主办、政府支持。
这样的养老方式既能够体现政府在养老过程当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又能够促进基层群众之间情感的互动和交流。
养老方式这样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了新奇,同时效果也非常的不错。在此之后,这种养老模式迅速的从河北省开始向全国推进,在今年已经被推广至大部分省份当中。
与传统的养老模式不同,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需要家庭当中年轻的子女专门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情。
但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会以专业的养老人员为首,组织一些已经退休进入老年阶段,但是身体状态还比较良好的基层居民,共同成立一个志愿者队伍。从而实现规模化的养老行动推进。
这一变化可以说在表面上解决了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同时又在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在传统的养老模式当中,多子女家庭的问题还少一些,主要就会集中在不同子女之间,所承担的养老义务不同,从而导致家庭纠纷产生的问题上;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他们想要赡养老人。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那么通过敬老院的方式去解决是最常见的一种办法。
但是这种办法一方面会付出高额的经济代价,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两代人之间长时间的分离,最终是彼此之间的情感日渐疏远。
谁人不老:差序格局当中的同步认知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以“差序格局”来形容中国传统社会,其内在含义也就表明中国社会当中在处理不同的社会关系是倾向于以自己为中心,以亲疏来衡量不同的社会关系的远近。
这是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在处理人情关系上一个最大的不同。请问在这个层面上,“差序”想要表达的含义是差异性,是彼此之间截然不同。
但是在如此多的截然不同当中,中国传统社会当中的家庭其实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比如延续千百年的养老观念以及孝文化。
这也是为什么这种以社区为单位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能够在大部分地区都得以推行的一种解释:人们深知每个人都有年老的一天,每个人都会面临养老相关的问题,很有可能自己身边正被养老问题所困扰的邻居,就是自己未来的模样。
再加上由于社会发展的飞速变化,人们的居住方式相较于传统社会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变迁。
原本在城市化进程比较慢的时期,中国大部分人口其实居住在乡村社会,居住模式是一种平面的、聚合的形态。
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社会,进入到了城镇之中,基础模式也从原先的水平变为了垂直,高楼大厦不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的变远。
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尽管彼此之间只相隔几米,但是由于水泥和钢筋的阻隔,甚至几个月到一年都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
更有甚者,在乔迁之后甚至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的左邻右舍姓甚名谁。
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这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样的现状。增强人与人之间社会互动与交往的频率,促进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尽管互助养老模式当中的主要成员是以稍微年轻一些的老人为主的志愿者团队,但是在这些老年人进行互助的过程当中,他们的家庭成员,他们的子女必也会接触到一些相关的活动内容。
这也相当于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再教育,帮助更加年轻的家庭成员认识到如何更好的处理社会关系、如何更好的应对养老问题。
所以这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一方面能够解决一些既有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够促进社会在许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十分适合当今的养老工作推进。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本文标题:新式养老兴起,不用儿女管,不去养老院,人到暮年也能独善其身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1670.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