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到了,2022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正在酝酿制定中,随时可能出现。上海也于5月17日发布公告,向大家传达了一些重要信息,具体如下:
少数人还在担心涨不涨?那我在上海看到这个公告就放心了。然后,今年的计划公布晚了。是否意味着调整的内容会有很大变化?这是老年人倾斜的一个特殊部分。会和去年完全不一样吗?不同省市不同年龄段的人差别很大。我们来看看分析。
首先,今年养老金上调还是一大悬念。虽然统计局5月20日公布去年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已突破10万元,社保基金收入去年也有36.54%的增长,但去年仅0.9%的整体物价涨幅并不算高,也受到疫情影响。所以看起来今年的涨幅很可能低于或等于去年,这也是很多业内专家预测的,每年的调整方式也基本相同。
而且今年各地的补办流程也会相应延迟,因为通知至少晚到了一个月。去年我详细研究了31个省份的调整方案,没有两个省份采用相同的调整模式,前年也是如此。因此,根据各地民生政策的延续性和惯例,今年各地养老金会有所上涨,并不期望采取一刀切的老年倾斜模式——这一特点近年来已经有所观察。其实每年的老年倾斜部分差别真的非常大。
1)即使是同年龄,不同省市倾斜的量也不一样,差别大。
比如同样70岁,辽宁省每个月能增加45元,河北只能增加20元,广东30元,上海却增加20元——而且还不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个数额越高,跟各地的政策制定规则有关系。比如81岁,在辽宁只能增加90元,在天津只能增加40元。其中一些列举如下:
2)即使是同一省份不同年龄的退休人员,老年倾向的强弱也未必有差异。
比如,同一个企业退休人员,即使年龄不同,也可能有相同的老年倾向量。比如河南省2021年的调整方案中,85岁和89岁都倾向于50元增长,89岁不能更占优势;比如去年江苏,81岁、90岁的老人,即使活到100岁,每个月也增加41元。
也就是说,所有的老年倾向都会定义一个年龄范围,一般是五岁或者十岁,所以都在同一个范围内,也就是会上升相同的量;
但在年龄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涨幅往往相差很大——比如广东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去年广东70岁到79岁的老人每月增加30元,而10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每月增加300元,直接相差十倍。
3)各地老年倾斜门槛最低标准不同。
虽然这些年绝大多数会以70岁作为享受老年倾斜的门槛,但也有一些地区不需要70岁,最重要的是个别地区的福利,而不是全国。比如浙江省上一次女的65岁,男的还需要70岁。同省有差异。
北京和河南省男女65岁都可以算高龄退休人员,基本比其他省份低5年——这意味着河南省和北京市更多退休人员可以享受老年倾斜。对,2滚出去。
而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高龄门槛非常低。男65岁,女60岁都可以享受,但是倾斜额度比较低,只有20元。
4)这两年,各地养老倾斜的运营模式也大相径庭。
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老年倾斜的运营模式。有些省份会把十岁作为一个区间提高一个量。比如2021年湖北省70岁到79岁40元统一涨,那么71岁和79岁就涨了40;但有些省份会以一岁为间隔,提高一个额度;
举个例子,去年内蒙古70岁以上的人,每个月多赚30元,但是71岁的时候多赚33元,72岁的时候多赚36元,73岁的时候多赚39元,100岁的时候多赚(100-70)×3元+30元=120元。很多网友认为内蒙古的这种操作模式更合理,因为这样会让年纪大的人即使只大一岁也能享受到更多的倾斜。
然而,一些省份以五岁作为一个年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如河南、河北、天津、吉林等。去年——这种五岁倾斜模式是最常见的,但不管是哪种模式,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年龄越大,倾斜量增加越多。例如:
一些人认为女性的平均寿命应该被设定在一个更高的门槛上,另一些人建议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调整这个数字或者降低到65岁作为确定老年的标准...这些建议没有考虑到社保基金的压力,也没有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最近五年,各省养老金调整的老年倾斜基本存在上述四种差异,基本都是由于各省政策规定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目前不可能实现全国一刀切,所以预计连续18次上调后,这些差异还会继续存在。#养老金上涨#
本文标题:6月份养老金上调方案即将公布,退休人员应该及时知道……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5283.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