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的2022年养老金调整计划终于来了。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明确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比例为2021年的4%。
也就是说假设你2021年的基本养老金是3000元,那么今年就可以上调120元。
调整办法还是采用之前的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
这本来是个好事,但是我却忧心忡忡。为什么?
因为调整比例又变少了,2021年的调整比例是4.5%,更早的2020年是5%。
我统计了近些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比例。
养老金能上涨是好事,但是我们怕的是之后会不会涨得越来越少,甚至最后不涨了?
我们的养老金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度,也就是说,今天的已经退休的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其实是我们今天在职的年轻人交上去的。
年轻人多老年人少的时候,我们的养老金可以足够供应老人的退休金,但是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少,缴养老保险的人也越来越少,而领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多,养老基金自然就会入不敷出了。
据人社部公布的《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显示,2020年全年养老保险收入49229亿元,支出54656亿元,支出大于收入5427亿元。
2022年又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1962年出生的这批人要退休了,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首批婴儿潮。
1959、1960和1961这3年自然灾害导致出生人口下降非常多,1962年灾害结束,出生人口立刻反弹。
这就造成了今年的退休人数比前面几年多很多,所以今年对养老金的考验比以往的年份来得更严峻。
衡量养老金水平,有一个数据对比,那就是养老金的替代率。
所谓替代率就是,退休后的收入与退休前收入的比值。
例如退休工资是5000,退休前的收入是10000,那么这个替代率就是50%。
关于养老金的替代率,世界银行有一个建议,想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不能低于70%。
而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是最低不能低于55%。
而我们国家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仅40%左右,且还在逐年走低。
养老金的另一个痛点,还体现在贫富差距过大。
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因素,我们有一部分退休的老人其实在退休前是不需要自己交养老金的,但是这批人的养老金却是最高的。
我有一个医生的粉丝明年退休,她一个去年退休的同事一年的退休金是21000元/月,而且由于是特殊岗位,这批人退休后还能返聘,再拿一份收入,保守估计加上退休金一年收入不会低于60万。
退休后的收入甚至还要超过退休前,但是对于一些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返聘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名词。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觉得不应该给那些人发高退休金,而是在政策层面上如何降低这种贫富差距。
全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有的地方富,可以给老年人多发退休金,比如北上广深,而有的地方养老金早就亏空了,黑龙江在2016年时就亏空了232亿。
而很多发达地区会将养老金的收入视作是自己的应得利益,可殊不知,这些地方是吃了很多国家政策红利得来的。
比如在深圳,养老金缴费基数可以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交,而在内地的很多城市,最低缴费标准是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
这项政策就可以让企业减低多少成本呢?
深圳最新公布的社平工资是11620元每月,如果缴费基数是60%,那么企业承担一个员工每月的养老保险缴费是11620*0.6*0.15(缴费比例)=1045.8元。
而按照最低2360元的缴费标准,企业仅需要承担2360*0.15=354元。
光这一块,每个人每个月就能节约690元的成本,一年就是8300元,一个100人的企业一年光这一项就能节约83万。
很多年轻人来到深圳打拼,在深圳交社保,但是大部分人却不能留在深圳养老。
在转移养老关系的时候,公司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是带不走的,这就成为了深圳的养老基金收入。
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多发达城市的养老金非常充裕,相反的,很多其他城市的养老金入不敷出。
好在国家已经开始动手了,今年正式开启了养老金统筹,养老金统筹之后,这种贫富差距会慢慢缩小。
为了解决养老问题,准确地说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部门也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政策。
延迟退休已经提上日程、延长缴费年限也在讨论当中、已经放开生育政策、国有资产划转等。
不过仅靠这些政策还不够,所以今年有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这其实是借助美国的养老金制度,发展养老金我国第三支柱的一次试水。
今天就聊这么多,找时间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美国人是如何养老的。
最后留下一个小问题:你觉得养老金会不会越涨越少,最后不涨了,甚至下降呢?
#养老有道##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上调4%#
本文标题:为什么养老金调整越来越少了?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5364.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