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连续上涨十八年的养老金,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大问题

连续上涨十八年的养老金,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大问题

时间:2022-10-24 10:50 来源: 作者:小杰 人浏览

自2005年开始,养老金便连续上涨了十八年(算上今年),而在2016年之前,历年养老金的上涨比例都超过了10%;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已经从当初的714元上涨到2900元。

尽管养老金的上涨,说明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这样也能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坚持缴纳养老保险。通过养老金的上涨,不仅平衡了养老金制度阶段性改革的过渡期,同时还冲抵了通货膨胀效应。

但是,养老金上涨的背后,同样关乎着一个市场最基本的逻辑,那就是供给端和需求端。

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从714元上涨到今天的2900元,翻了三倍,这往往意味着,年轻人缴纳五险一金的压力也更为沉重。

某种意义上,随着我们老龄化的加剧,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未来养老金的重担,则会进一步反映到年轻人身上。

更有甚者,我们还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拿着六七千的退休金,甚至比一些每天朝九晚六的年轻人薪资还要高,这种差异性和悬殊性,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当缴纳五险一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每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时,这种差异性该如何弥补?如果养老金继续上涨,谁又来为这笔开支买单?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高达10.25亿人,而我国的退休人数则为1亿多人,按照这个数据来看,似乎养老金连续上涨十八年也不值得忧虑。

但事实是,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们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迎来一波退休潮,将有大量的退休人员退休,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力人口越来越少,领取养老金人口越来越多,在可见的未来,养老金本身的入不敷出,也是一个大问题。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劳动人口(16-59岁年龄段)首次将跌破9亿,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不仅仅对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在现收现付的养老金体制下,这也将加速养老金账户的亏空。

根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中提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就是养老金)在2028年之后将会收不抵支,年度缺口将达到惊人的1181.3亿元,并在2050年扩大近100倍至11.28万亿元。

而养老基金累计存余情况也不容我们乐观,养老基金累计存余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随后逐年减少,可能在2035年就消耗殆尽。

以上数据还是社科院基于企业缴费率为16%以及当下人口结构变化所做的预测,其中还包含了财政补贴,如果剔除补贴因素,养老基金可能会更快用完。

为什么它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大问题?

名义上我们(个人+企业)每个月缴纳的养老基金是自己退休后的一个养老保障,但从操作上它则是当下退休人员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来源;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退休时的养老金,则取决于下一代每月缴纳的养老金。

从这个逻辑上来看,今天连续上涨十八年的养老金,实际上正是这代年轻人所缴纳的。

因此,养老金的上涨能否具备连续性和持续性,以及它会对未来的退休人员(我们)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这个问题,有时候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紧要。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时,国内老年抚养比约为9.92%,也就是大约每10名缴费者赡养一名退休老人,到了2017年时这一数字则升为15.9%,即大约6名缴费者就要赡养一名老人。

根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中预测,赡养老龄化未来压力会更高,根据这份报告的测算,到了2022年(今年)将不到2名缴费者赡养一名退休人员。

根据最新的《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不含港澳台)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

从这个数据来看,实际情况比预测的要更为乐观一些,但也乐观不到哪里去。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在某论坛上曾说,根据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从2022年开始每年将增加超过1000万,十四五时期共增加5300万。

庞大的退休人员数量,会从需求端反过来传导到供给端(缴费人群),这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压力巨大。

当然,从实际角度讲,养老金的上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问题在于,养老金上涨是否应该从更为现实的角度来衡量,例如从每年的上班族缴费比例、缴费增减,而不是仅仅从我们的GDP增幅来衡量养老金的上涨幅度。

我们应该以社保基金池作为锚来决定养老金是否上涨,应该涨多少,而不是单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养老金是否上涨。

如果养老金可以按照经济的增长去做决定的话,那么按照对等原则,那职工的工资是否也能够按照经济的增长来做增幅呢?显然,这违背的市场本身的特性。

当然,养老金也不仅仅是市场的产物,它更是一种公共福祉,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退休生活,但即使是公共福祉,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到实际问题?考虑到今天年轻人和公司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公司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本质上是一种风险对冲机制,帮助员工抵御风险,但与此同时,五险一金的成本同样也是由员工来买单的,尽管我们说公司出的是大头,但熟悉经济学的都知道,公司的大头,那势必也是由员工的成本去取舍的。

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管公司缴纳多少比例,哪怕员工一分钱不用缴纳,公司所缴纳的这部分金额,最终其实也是由员工来承担的。

基于此,当养老金能够连续上涨十八年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在心里自问:真的有一直可以上涨的事物存在吗?

更何况,养老金的上涨比例的多与少,本质上是由今天的年轻人所承担的。

我之所以谈到养老金连续上涨十八年,并不是为了要否定养老金上涨,而是应当从长远目光来看,从长期主义来看,考虑到未来更为严峻的人口压力,养老金的上涨是否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收手?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养老金其实早就已经是入不敷出。

早在2016年,人社部发布的《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中就提到,支付能力最强的广东省可以支付55.7个月的养老金,而最糟糕的黑龙江养老保险的累积结余已经成了负数,为-232亿元,这意味着黑龙江必须依靠全国财政的转移支付,才能向居民提供养老金。

基于此,养老金的上涨是否应该因地制宜,是否应该继续上涨?这些问题,就尤为值得我们去关注。

最重要的一点是,养老金的上涨也好、退休人员增多也好,这背后本质上都是由今天的上班族(供给端)来支撑,从长期来看,未来供给端将越来越少(老龄化),退休人员将越来越多,这势必会引发社保基金的进一步不平衡,而眼下的养老金上涨,则有可能是拿未来在透支今天。

透支现象,其实在今天的社会中其实并不少见。我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说我们是在透支发展,杠杆撬得太高,也并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

道理其实蛮浅显:但凡是你透支的,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始终要还回去。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养老金#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连续上涨十八年的养老金,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大问题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5439.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