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各省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职工个人的养老保险权益有什么关系

各省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职工个人的养老保险权益有什么关系

时间:2022-10-24 10:54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以后,各个省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可以说和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特别是养老保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的缴费基数和养老金待遇,也影响到失业人员,工伤受伤职工的赔偿待遇等。

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按照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加权统计以后得出的平均数,其主要用途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下年度划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和上下的依据;二是作为失业保险金的核算、工伤受伤职工伤残赔偿金等的依据;三是作为计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的依据。

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来看,按照社保法的规定,职工个人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但是当本人的实际工资低于上年度城镇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时,只能按照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

当本人的实际工资高于全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时,只能按照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高出部分不计算为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由于无法计算本人每月的工资收入,全部是按照全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在60%到300%的范围选择缴费标准。

从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来看,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这里所说的统筹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就是指的全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从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来看,各省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按照各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计算的。比如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就是按照202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作为依据计算的。

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比如北京市为10534元,上海市为10338元,天津市为8324元,宁夏为7215元,陕西为6914元,山东为6893元,广东为8332元等。同样的缴费指数,同样的缴费年限,在不同的地区,享受的养老金待遇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按照100%缴费,缴费30年,2021年在上海市办理退休,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103.38元,缴费30年每月基础养老金为3101.4元;在北京市办理退休,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105.34元,缴费3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3160.2元;在陕西办理退休,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69.14元,缴费3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2074.2元。可见,各地上年度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不一样,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差别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各省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职工个人的养老保险权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但是计算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依据,同时也是计算养老保险缴费指数的重要数据,更是计算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重要基数,与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息息相关。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各省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职工个人的养老保险权益有什么关系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5670.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