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北大教授钱理群卖房入住养老院,我觉得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北大教授钱理群卖房入住养老院,我觉得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时间:2022-10-24 11:00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我认为卖房养老是明智的选择

我父母去年9月买房,自己建议父母去泰康或是恒大养生谷参观一下,把买方的钱用来入住养老机构,自己的一番话在父母看来就是大逆不道。父母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老话所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在他们的观念里老了一定要有自己的小窝。

但实际情况是:

2027年至2038年我国将迎来第二次老龄化高峰(第一次是2018年至2022年),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日趋严重,居家养老模式也会逐渐退出养老的历史舞台。

居家养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儿女照护父母,到2022年只有少部分在4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老人家庭为多子化家庭,子女可以轮流照顾父母。而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可能1人要面对6个老人,实际赡养照护压力巨大。

另外一种居家养老模式为聘请居家养老护理员,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不足300万,拥有养老资质的养老护理员数量更少,全国不超10万。失能老人有5000万左右,按照正常1:3的养老护理比例,我国养老护理员的缺口有近3000万。

目前普通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员因为收入,劳动强度,阻碍未来发展等因素护理员尤其是年轻养老护理员流失严重。如泰康等高档养老护理机构和养老社区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护理水平要优于普通养老机构。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趋严重,2022年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亿人,这个数字还会逐年增长,到2027年会有近3亿65岁及以上的老人。而照护老人不是简单地做饭、打扫卫生、聊天,还涵盖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等多个层面的综合能力。将来居家聘请养老护理员1:1提供服务并非易事,目前聘请一名具有养老资质的养老护理员价格为6000至10000/月。

居家养老最大的弊端是当老人失能时,一个护工很难24小时连续护理,首先需要增加1名护工,其次还要根据老人的情况对老人居所进行适老化改造或是添加智能适老化设备,同时根据老人失能情况及未来可能造成的失能失智情况对家中适老化设备进行更新及改造。

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增加养老成本还需要家里的面积足够大,与其对居所进行改造和增加养老护理的成本,不如像北大教授一样卖掉房子入住一家高品质养老机构。

我认为一家高品质养老机构应该能够满足老人晚年养老生活对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安等六项养老需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为老人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老有所学:活到老学到老,尤其能和众多志同道合三观一致的同龄者在一起学习。

老有所为:人老不等于人废,让自己的才能继续展现在老年人生舞台。

老有所乐:老人晚年最怕的就是孤独,众多同龄者能在一起谈天说地,有益身心健康。

老有所养:让老人穿得干净,吃的卫生,住的舒适,出行便利,儿女家人探望方便。

老有所医:保证老人的身心健康,医院和养老相结合。

老有所安:各种适老设备、设施齐全,保障老人的日常需求和安全。

除了上述这些,养老社区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倡导的康养模式,让每一个入住养老社区的老人能够乐享晚年、安心养老。

高品质意味着高价格,未来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影响,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会逐渐降低,到时候房不一定好卖,不一定能卖出入住养老机构的钱。因此在自己尚有能力之时,要为自己的晚年养老生活在健康和养老资金积累等方面做好充足的贮备。

感谢阅读,请分享给更多朋友助力每一个人乐享晚年、安心养老。点赞、收藏、晓松与您分享更多关于身心健康、养老理财、养老规划的话题。欢迎大家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北大教授钱理群卖房入住养老院,我觉得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6017.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