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去年财政、人社两部发布《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是在4月7日,而今年则是在5月16日发布,足足晚了40天。
虽然发布时间晚于去年,但广大退休人员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今年依然延续上涨势头,期盼已久的18连涨总算是尘埃落定。
按照《通知》中所限定的时间期限,两部委要求各省报备调整方案的最后时间节点是5月31日。也就是说,时间进入到6月份以后,各省具体的调整方案肯定是已经制定好了,只不过现在处在报备、审核阶段,等两部委审核通过之后,接下来再进入到方案对外公布、补发环节,周期可能在1-3个月之内。
各省定额调整怎么变?分析《通知》中第三部分的调整办法不难发现,今年依然会延续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而作为三步走中的定额调整是最能体现公平性的,毕竟定额调整的幅度不与工龄、基础养老金、年龄、艰苦边远地区退休等因素挂钩,在同一省份中,每位退休人员的调整幅度都是一样的。
也正是因为定额调整不存在差异、更能体现公平性,那些工龄短、基础养老金低的退休人员也就更依仗定额调整,这是该类退休人员养老金能上涨多少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今年各省定额调整较去年会如何变化呢?首先从涨幅来看,降低调整幅度是大概率事件,毕竟去年的整体调整幅度是4.5%,而今年是4%,三步走中的各部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调整幅度是必然,毕竟要留出0.5%的空间。
降低能降低多少?想必这才是广大退休人员所关心的,降低幅度会很大吗?我的分析答案是:是的!定额调整的降幅可能会超乎预期!理由有以下几点:
定额调整的降幅可能超乎预期!1:
首先就是我们上文所说到的今年整体调整比例低于去年0.5个百分点,补漏会从定额、挂钩、倾斜调整三部分入手,以此留出0.5%的空间,定额调整部分很难独善其身,降低调整幅度是大概率事件。
以去年对比前年为例,去年整体调整幅度4.5%低于前年的5%,各省份中除了云南、山东、西藏等少数几个省份反其道而行之增加了定额调整的幅度之外,绝大部分省份比如广西、吉林、黑龙江、山西等都较前年降低了定额调整,降低2-5元不等。
2:
整体调整比例的降低是导致定额调整会下降的第一个理由,而至关重要的理由则是下面这一个:
大家先对比下面这两句话:
2021年《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中关于挂钩调整是这样描述的: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
2021年《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中关于挂钩调整是这样描述的:应与缴费年限(或)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
大家发现其中的差别了吗?去年用的是可字、用的是顿号,也就是挂钩可以在工龄、基础养老金中二选其一;而今年则用的是应字、用的是和字,也就是说必须同时与工龄、基础养老金双挂钩,进一步凸显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奖励机制!
这也就是为什么去年上海市的挂钩调整方案中只与基础养老金挂钩而不与工龄挂钩的原因所在!但今年不同了,按照应、和两字的要求,31省份必然都要与前两者都挂钩!
小结:今年进一步强化了奖励机制,也就意味着工龄长、基础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会从中赚便宜;同时会占用挂钩调整的调整空间,定额调整部分的空间也就小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定额调整的降幅可能会较去年超乎预期的原因所在。
当然了,以上只是探讨和分析,实际上在各省份未公布具体调整方案之前,一切都存在变数。
最后:附上去年31省份定额调整排名以下是去年31省份在整体调整比例4.5%的大背景下,定额调整部分的上涨金额,不难看出,平均养老金遥遥领先的西藏调整幅度最大,达到了113元,是排名倒数第一的浙江(30元)的近乎4倍。
结语:
总结起来,一是今年整体调整比例低于去年,二是今年更强化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因此预测今年各省份定额调整部分大概率会低于去年,而且幅度会大一些。
从个人角度而言,工龄短、基础养老金低的这类人群更依赖定额调整部分,所以从提低限高的角度而言,我倒希望加大定额调整部分的上涨幅度,你认为呢?
元气满满,专注社保和养老金;原创不易,多转发、评论、点赞!谢谢!
本文标题:2022年养老金涨幅4%,各省定额调整怎么变?降幅可能超乎预期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6110.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