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中年人怎样缴纳养老保险才能提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

中年人怎样缴纳养老保险才能提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

时间:2022-10-24 11:02 来源: 作者:小杰 人浏览

所谓的中年人,应该是年龄超过30岁以上的人,在缴纳养老保险时希望今后自己退休后养老金会高一点,首先要了解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只有明白了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时才能做到到有的放矢。

我国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因素来综合计算的。也就是说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体现在养老金的构成中,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是按照退休前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除以2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从这个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包含了三个因素。即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的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

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就是现在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包括了私人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按照全口径统计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也就是各个省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每年不一样,基本上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养老金的计发基数越高,本人的养老金就会越高,这是全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在养老金计算中的体现。

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按照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来乘以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也是根据缴费情况来享受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本人的缴费指数越高,享受不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就越高。

平均缴费指数,主要就是指每年的缴费基数和每年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基数之间的比例,最低为60%,最高的为300%,按照60%的缴费指数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到退休时享受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是最低的,按照300%缴费,享受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是最高的。

缴费年限是享受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年限,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的平均值,实际也是享受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是每缴费一年按照1%的比例来计发,假如这个基数是每月5000元,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就是50元,缴费30年就是1500元;假如这个基数是每月8000元,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就是80元,缴费30年就是24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涉及到不同的退休年龄,比如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70个月,50岁退休为195个月。

在个人养老金的计算中涉及到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三个因素,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计入个人账户本金以及产生的资金记账利率就会更高,个人账户总额就会更高;退休年龄越大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就会越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在个人账户总额不变的情形下,60岁退休的人个人账户养老金会高于55岁和50岁退休的人。

从上述对养老金计算的过程来分析,中年人在缴纳养老保险时,要想在退休后提高自己的养老金待遇,只有在提高缴费基数和增加缴费年限上下功夫。中年人由于参保时间比较晚,增加缴费年限不是很现实,男性最多只能缴费30年,女性最多只能缴费到20年到25年左右。

增加缴费基数这是比较现实的,比如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采用逐年提高缴费基数的方式,经济情况好的那一年,可以按照100%甚至300%标准缴纳,在经济情况差一点的年份,至少按照100%来缴纳,能够保障自己今后的平均缴费指数能够达到100%到150%以上,缴费年限达到30年左右,退休后的养老金能达到5000元左右,这就算是比较理想的了。

综上所述,中年人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怎么样才能提高养老金?首先要了解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才能确保今后在退休后有一份较高的基本养老金。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中年人怎样缴纳养老保险才能提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6162.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