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类型,按照社保法的规定,这两种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或是待遇领取年龄,都能领取基本养老金。
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虽然社保法规定了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都是15年,但这只是一个领取养老金的基本门槛,并不意味着缴费满15年就停止缴费。养老金领取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从缴费年限来分析,缴费年限只有15年的人,领取的养老金是最低的,从缴费指数来分,缴费指数越低的人,领取的养老金也是最低的。
从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来分析,分为城镇在岗职工,这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主力军。按照广覆盖的原则,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以个人身份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他人员,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那么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中,有多少人是靠全额缴纳养老保险来获得基本养老金的呢?这个问题本身虽然很有意思,但带有一定的偏见和认识上的模糊性。按照我的理解,只要是按照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都是靠自己全额缴纳养老保险来领取的养老金。那么有的朋友就会问,单位职工不是自己全额缴纳的,视同缴费年限比较长的人,更不是自己全额缴纳的。
虽然单位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比例缴纳,也就是说自己缴费是小头,单位缴费是大头。按照现在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来计算,单位缴费的比例正好是个人缴费比例的2倍,也就是16%比8%。
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是以和职工建立劳动关系为基础的,只有这个职工属于本单位的职工,用人单位才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虽然单位缴费部分是由单位出钱,职工个人只承担8%。
从表面上看,职工好像不是全额缴费,但在实际中,单位缴费部分是列入了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中,实际上是职工的应当享受的权利之一,也可以说是职工的一种福利待遇,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职工全额缴费的一种不同的体现。
大家意见最大的可能是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不但视同缴费指数比较高,而且还有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是由工龄转化而来的,视同缴费年限不等于没有缴费,只是这种缴费是隐形的,是由财政来负担的。
之所以要由财政来负担和补贴,主要是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主要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在为国家工作,他们为国家工作的工龄是为国家作贡献的一种体现,他们自己没有缴费并不是自身的原因导致的,而是退休制度改革的问题,所以视同缴费也是一种缴费的方式。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从缴费方式来分析,只有这部分人是全额缴费,他们不但要承担个人缴费部分,还要承担单位缴费部分。但没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从性质来划分,本身既代表一个单位,同时也是代表一个人,国家对这部分人的缴费比例降低了4个百分点,这4个百分点是计入统筹基金的部分。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少交的4个百分点,是统筹基金的钱,但在养老金计算时不会减少,还是按照在岗职工的方式来计算的,那么少交的4个百分点就是由养老保险基金来承担的,养老保险基金承担不了,就要由财政来补贴,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个人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也不完全是个人全额缴费。
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在确定缴费标准时财政要进行补贴,在领取基本养老金时,基础养老金全部是由财政来负担的,从这个意义上的来分析,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也不完全是个人全额缴费来获得的养老金。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不管是单位在岗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或是缴纳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都应该是属于全额缴费的范畴。但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对于既是单位,又是个人的范畴存在一定模糊性,严格来区分全额缴费获得养老金的人,也许只是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
本文标题:有多少人的养老金是靠自己全额缴费来获得的?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6161.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