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实验,当别人与你产生矛盾时,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面对时,90%的事情都解决不了,只能让矛盾升级;如果换位考虑,90%的问题都能解决,剩余的10%是客观存在解决不了或者是底线的问题!
同样的百分比,就看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方向,事情的结果会天差地别!
同样,关于养老金的问题,我想这个90%的理论是同样适用的。上位者多听听老百姓真实的想法,老百姓也多理解现在的难处。
那么,企退先换位思考,站在管理者角度:
1、养老金发放的压力很大,如果把企退、被自由职业者、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提上来,势必导致目前的养老金体系因不够钱而崩溃(不采取别的办法的情况下)。
2、历史遗留问题怎么解决,谁来承担问题的后果(也就是谁来担责),谁来认错,公信力下降又该如何处理。
3、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几十年的稳定、繁荣,靠的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整体稳定,国富才能民强。
这几个是小编能考虑到的,欢迎大家私信补充,如果上位者站在企退角度考虑养老金呢?
1、企退职工、农村老人、下岗职工的养老金能不能够养老的衣食住行,会不会因为养老金低或者没有养老金导致生活没着落。
2、企退职工、农村老人、下岗职工的医疗待遇能不能满足看病需求,会不会待遇不够导致看不起病或者因病返贫,或是拖垮整个家庭。
3、企退职工受双轨制的影响,导致的心理落差应该如何去解决。有没有合适方法消除9500万企退职工的心理创伤。
4、对所有人群的养老金能不能公开,让大家都清楚,来源、发放标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
5、企退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之间的差距能不能缩小些,或者一致,大家都是一样付出的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一个大多数是体力劳动、一个大多数是脑力劳动),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并没有谁比谁高一等。
问题都能看到了吗?我想,应该是看到了,如果看到了,请多想想办法,因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举个例子来说,村里的刘大爷给某位管事的干了一辈子的活,年轻时约定的事情、待遇说得好好的,等刘大爷退休时,因为换了管事的,结果说以前你们的约定是你们的,不归我管。这个时候矛盾就产生了,刘大爷肯定不服啊!其实只要管事的在交接时交接清楚刘大爷的退休待遇,制定好具体制度,换管事的时候制度不换,确实有需要优化制度时,起码不能比现有的标准低,就好搞定了。因为归根到底是许多像刘大爷这样的人在生产、制造、创造财富,不然靠管事的一个人能撑得起来吗?如果都这样推脱,以后村里的人还有几个人愿意替这个管事的干活?
马上就干、真抓实干吧!
本文标题:请换位思考,来解决养老金问题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6406.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